更難以破解其結構,用異能或者道具強行復制。
這里必須解釋一下。
花錢復制只針對現實物品,競技場里是無效的,只能使用能力或者道具。否則見什么想要都東西都可以隨便復制,不成bug了?
而道具與能力永遠無法造出原版,多是偽·邀月盞、偽·天命輪、偽·無當凈瓶這個樣子,頂多加個字“高偽”。
反正不是原版,至少要差0.01%。
其實不錯了,米村目前差0.01%都做不到呢。
就仿佛現實中,華國在芯片制造方面拼命追趕。人家14nm,華國28nm;人家7納米,華國14nm……始終差著兩三代。
搞到原版,復制成功,就可以瞬間將代差拉近到一代!
屬性雖然還差著,畢竟接近了,接下來不管是打價格戰,薄利多銷,還是制假售假,順便給華夏村潑臟水,說他們的東西也沒那么好,根本就是忽悠,版面數據都是做了手腳的……
總之,只要拉近了,造出差不多的東西,怎么都好辦。
要是連仿都仿不出來,那就被動了……
現在問題就是,仿都仿不出來。
電鏡根本看不懂。
看不懂也得上,不試試又怎么知道呢?
于是明明不懂,硬著頭皮,掃描圖像上摳下一塊來,批量復制,粘貼,再復制,繼續粘貼,1生2,2生4,4生8,8生16……指數裂變。
手法倒是很熟練,結果成品長的跟篩子一樣,還漏的挺均勻,也不知道哪兒出的問題……
失敗,再來!
這回換個晶格。
不過是最小單位沒選對嗎!
結構化學無非七種晶系,十四種晶格,眼前這雖不是晶體,道理是相通的,總會有不斷重復的最小單元。
不可能沒有,否則屬性不會如此強悍且均勻!更加不是人能隨隨便便做出來的。
結果這回直接碎了!碎的絲絲縷縷比渣還細,比石墨還滑……
沒關系,繼續!
做實驗嗎,還有不失敗的?只要一次成功了,就賺回來了。
三試,四試,五試……
三十試,四十試,五十試……
好多人一起動手,遵循各不相同的復制粘貼路線,然而……沒有一個成功的,甚至勉強接近都沒有,甚至比他們自己研發的那些碳素制品都差了好幾代。
怎么會?
試錯越多,分析越多,一幫米村都科學家越是迷茫。仿佛陷身一個沒有邊際的迷宮,無論如何轉不出來。
如果他們有誰對蛋白質折疊結構足夠了解,或許能從那層層疊疊的嵌套中,看出一點熟悉的影子。
因為這鎖環甲都嵌套結構,葉寒使用了他那種獨創的空間密鋪算法,規律確實是有的,但是是分形混沌的。
除非有人數學上的造詣趕上了他,并且舍得投入超多的精力逆推破解他的構造法,否則就靠這么硬來,就如同盜版繩命一樣,只得其形,難得其神。
“滴滴滴……”
村委會上,正因為第一筆巨額回款爭論的不可開交的某村長瞅著內線發來的消息,忍不住笑了:不愧是科學家啊,辦事就是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