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叫互補。
天地萬物自來就是分形!
云是分形,山是分形,海是分形,花草樹木、五臟六腑乃至經脈血管,多是分形。
根據其分形維度,運行在互補相切的網絡上,便可以最大限度的調集真空能量,達到最佳狀態。
這套規則用在身體里面,便可以推導出各種武功流派;
用在自然界,以花草樹木分形填充空間,誘導真空能量,扭曲空間結構,便可成陣法;比如桃林大陣。
用在指端,以經脈勾勒分形,再配合特殊形狀結構的飛刀,便可以洞穿空間;
用在筆鋒,勾勒分形圖,然后點燃以火焰之分形激發,有的可以直接激發道法,有的經過指訣咒法輔助之后,可以激發道法;
當然,疊加的分形網絡未必只能兩個,三個,四個,五個……只要能湊出互補,就仿佛化學方程方式配平,參與反應物質的多少都無所謂。
至于湊出的維數,也未必只有3才能大圓滿,運轉無礙。
就如三角函數一般,6、9、12……這些3的倍數,或者1.5、4.5這些半數,也都各有妙用。
以上所有,都可通過分形互補算得。
如果維度比3維更多更高,也只需把3變動一下即可。
不過,分形跟混沌為一體兩面。而只要涉及混沌,就很難精確求解。
以上只是葉寒根據程序得出的結論,到了實踐中……
云彩的分形維數大概是1.35,但這只是大概。
根據天氣、濕度、壓力的變化,分形維度也會上下浮動,并非一個定值。
即便是一個定值,于普通人來說,也很難精確測量求得其分形到底是多少。
計算分形,可不像拿尺子量東西那么簡單。不管是云彩,還是花草樹木山石,或者是自身的經脈血管網絡。
這邊無法確定了,與之互補的另一個或者幾個分形維度究竟該如何取值,就同樣很難確定了。
甚至,要測量一個世界一個時空的彎曲程度,其精確分形維數,就是一件很難的事。
所以理論只是理論,不管是練功還是布陣,或者其他什么操作,都只能盡可能的趨向于互補,趨向于圓滿,很難做到真的分毫不差。
越趨向圓滿,威力自然就越大,越是偏離,就越小。正太分布。
而這也是練功需要天賦,布陣需要經驗,戰斗需要操練的原因了。
“分形互補……”
蘇星眸聽的一臉萌逼。
其他小伙伴們聽的一頭霧水。
胡斯坦聽的一身大汗。
真就是境界的差別啊!
自己還想著元素周期表,葉神已經把一整門學科搞的有鼻子有眼了。
分形互補,就這一條,幾乎可以跟物質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相媲美了吧?
只是聽葉神闡述,這概念怎么依稀有點熟悉呢?好像打哪兒聽過一樣。
猛然一句話從他腦海深處蹦了出來,揮之不去: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天道互補定律!
如果叫這名字,真是太貼切不過了!
“轟隆!轟隆!”不知什么時候,晉陵的天空又一次烏云匯聚,電閃雷鳴……
在烏云與閃電之上,一群下棋人皺眉縮眼——
【又來?】
【又自創出啥了?】
【妖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