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裝載了朝野官員及家眷共六萬人之多!御林軍及京畿守備力量超過十六萬!甚至出發時,僅拉船的纖夫就需要將近二十萬!搬走了帝都的半壁江山。
出發之際那當真是前呼后擁,絡繹不絕,從選定的吉時辰時出發,到太陽落山的酉時,船隊的后半部分都沒走完。直到第二天下午,船隊才全部離開了帝都天子池。
本來小皇帝的出游不會這么快的,因為有一個最大的障礙,叫做秦山湖。
秦山湖不是人名,是地名。乃中原腹心處的一座大湖,號稱三千里秦山湖。
秦山湖西方有十幾條河道注入,又分南北浩蕩而出,其北河叫潛江,東北數百里后匯入了祖河乾河。南河叫下陵江,南下千里之后匯入了天河。
這么一座湖,勾通南北,乃是大黃朝最重要的一段水路。
北面的船要下江南,就需要逆行至湖區,然后向南進入下陵江;南面的湖也同樣,要逆行至此間,然后北向進入潛江。
可以說秦山湖區,就相當于一座天然的水道樞紐,仿佛地球上京杭運河般的存在。
若在太平時節還好,到了這皇朝亂世,由于地勢復雜,湖山險要,所謂險是危險,所謂要是重要。很快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數方勢力于此處廝殺,大戰連場,隔斷南北。
直到去年冬天,朝廷駐守秦山湖東岸的楚山將軍被連綿不斷的戰事,此起彼伏的挑釁打出了真火,一怒之下利用新式武器炸藥炸毀了湖東水壩。
秦山湖中的水于是從這第三個開口洶涌而下,漫山遍野,水淹七軍,將秦山湖東千里之地淹成了一片泥沼。
冬天本來就是枯水期,再這么大水漫灌,于是秦山湖湖區范圍迅速萎縮。原本通航還是時斷時續,時常還有能夠順利過往的船只,現在這么一折騰,水位大幅降低,是徹底沒戲了。
路都斷了,小皇帝要下江南顯然不可能了。
難道乘熱氣球飛過去嗎?
雖然熱氣球確實被發明出來了,可那能裝幾個人……
或者走陸路?
帶著大部隊御駕親征,從帝都城一路鑿陣到晉陵?
更不可能了!
派其他軍隊到晉陵奪權同樣不成。
蘇星眸畢竟勢力在那,名分在那!除了小皇帝,沒人能真正奪權。
但“萬萬沒想到”,秦山湖航道確實斷了,但大水漫過秦山湖東的千里沃野之后,卻在沃野下游的一些水道中匯集起來,最終竟打通了一條人工運河古水道。
這條古水道剛好多在朝廷勢力范圍,而且不像秦山湖水道似的曲里拐彎時不時還得逆行,一路暢通,順風順水。
一下子,朝廷控制區內多了條強大的物資通道,串聯更加緊密,兵力調配更加容易。
一下子,朝堂上原本許多組織小皇帝出游的聲音,都悄然閉嘴了。
這條古水道的開通太像天降吉兆了,告訴皇帝還有朝臣們,去吧,去吧,沿著這條路走,盡頭就有救活大黃朝的方略——比如晉陵。
當然,也就是游戲,現實中不可能發生這么湊巧的事。
大水漫過,竟然還能無意復通古水道。
水道之所以被廢棄被以往,肯定是有原因的;不知道多少年不用,就算往里面儲了水,也不可能從南到北,一路沒有堵塞的地方。
如果真是這樣,也不會被廢棄了……
除了游戲設定,也有玩家的努力在里面。
古水道沿線玩家在水道尚且干涸無水的時候,沒少做炸山開石,疏浚溝壑的任務。以鳥人、和尚、灰袍手下的玩家們為主。
而那位楚山將軍能夠順利的炸塌水壩,水淹千里,則就多賴大貓麾下玩家的幫助了。
反正被水淹的地方是云山霧罩的另外三方玩家的控制區,它們不管麾下百姓的生死存亡,刻意留出破綻讓楚山將軍炸壩,靠一場大水疏通古水道和人心,那大貓也不介意順水推舟隨他們去。
除了炸壩任務的收獲,枯水后的秦山湖出土了一座墨家古城,里面機關重重,寶貝眾多,則就算意外之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