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新人頓時竊竊私語。
不過議論問題的少,議論女導游身材、長相、談吐舉止的更多。
過了一會兒,終于有人站出來解釋。
地球上研究世界有兩大學科。
數學是基石,解釋世界必須與其他學科配合;天文學、地質學等等是物理的衍生;生物是化學的衍生……所以最基礎的始終兩個,物理跟化學。
不過在上界還要多第三種,涉及更加宏觀的耗散結構的葉學。
以數學中的混沌分形為基礎,解釋靈能性質轉化、脈絡循環、收斂發散種種性質的學問。
靈樹生效,十有八九是因為能輔助經脈靈力的運行,改進身體生物學的蛋白質結構,令其與靈氣更加親和……
Blablabla……
可以看得出來答題者還是很用心學習的,一篇論述翔實得體,證據充分。
然而,信心滿滿的回答換來的是不及格。
看著答題者驚訝的表情,其他人更加驚訝的反應,女導游輕輕搖頭:“記住,你們不是學校學生了,也不是剛入職場的新人!你們是纖維競技選手!”
“華夏村篳路藍縷發展到現在,剛剛升級,其實處處空白,百廢待興!”
“課堂上教你們的知識不過才幾個月,到底對不對,又究竟對了多少都是值得商榷的,并不是最終定論!”
“所以你們不能把它們當成課本教材,要當成前沿論文,需要你們反復實驗,大膽驗證!當然也要養成時時追蹤最新論文,及時更新知識庫,去偽存真的習慣。”
之所以不及格,是因為昨天研究部發表了一篇論文,更新了理論框架。
昨天之前,這答案能得八十分,昨天之后,就只有不及格了。
眼前異常年輕的新人十來個,顯然沒有一個養成了追蹤前沿論文習慣的。
這些人綜合素質、成長潛力肯定是不錯的,但專業素質還差了不少,讓他們接觸現實也是為了補上這塊短板。
論文第一作者是骨科醫生臧戒禿;
并列第一作者是位二輪新人叫雍濤,這也是個醫生,雖然剛三十出頭,已經是國內眼科數得著的大拿,可惜重傷致殘,被系統帶到了上界;
第二作者墨銘,主要負責實驗器材的制造;
通訊作者,研究部部長陳璐。
論文并沒有推翻物理、化學或者葉學的理論框架,只是在框架內,補全了一種之前未被掌握的特殊效應——靈能態。
就仿佛同位素一樣,相同的質子數,不同的中子數,產生了化學性質上幾乎沒有任何區別,必須用離心分離、分子蒸餾或者化學反應速度等等微妙的手段才能實現分離的同位元素。
類似結構在高靈世界也存在。
只不過跟同位素略有區別,新元素質子數、中子數與舊元素周期表上的完全相同,只有能態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