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特制的講桌上,教官陳璐跳腳指著氣沖虛空的方向:“看到沒看到沒!那是三境晉四境!還不止一個,一下兩個!”
“知道那是誰嗎?”
一點都不夸張,為了增加氣勢,陳璐是真的站在講桌上。
而且即便站在講桌上,也一點不比訓練場上聽講的新人們高。
沒辦法,以前她還有一米四,現在只有四米,呃,四分米一……
自從晉入中三境,激發了血脈中的隱藏力量,她的身形是益發嬌小了。
這可以數倍強化她的“六娃”天賦,同時針灸、手術也可以數倍乃至十倍以上的精細,別人用放大鏡她可以不用,別人用顯微鏡她可以用放大鏡。
甚至黑洞計算機已經幫她分析出來,這完全可以作為她日后的大道——微觀道。
不過強歸強,做教官,訓練一幫評定三星,眼高于頂的強勢新人的時候,就有點壓不住場子了。
哪怕她是這里葉寒、蘇星眸、胡斯坦之后的第四個中三境。
沒辦法,地球福地的進境真的是一日千里,新人層出不窮,前浪往往還沒開始浪呢,就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了……
比如秦放、孟焱、范半城、李好工、武先周、林希夏……這一幫華夏村老牌強者齊齊晉入三境,挺強勢的了是吧?
可事實上,他們來這多的有七八年的,少的也有三年了,用了這么久才三境。
包括陳璐也有一年半了,比葉寒那一批早半年還多。
而跟在葉寒之后,層出不窮的新人里面,就已經好幾個三境,被選為種子了。
也就是目前訓練場上要被特殊輔導的這幾個貨。
中三境和下三境畢竟不同,晉升的過程已經可以稱劫了。
像葉寒那般驚采絕艷,可以手算宇宙法則,用科學搞定天劫的畢竟是少數。
其他人來到這大瓶頸之前,肯定要集中培訓一下。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嗎。
這里面包括一名前途遠大的年輕醫生,一名本科理工碩士國際關系的主持人,都比葉寒晚了三四個月。
還有一名華清的保送生。
這是真的天才,今年才十六,和葉寒一樣的奧賽出身,甚至拿過讓葉寒念念不忘的IPHO金牌。
自從來到競技場,僅僅五個月便晉升了三境。
其升級之快,崛起之速,甚至戰斗的方式,都頗有葉寒當年的風范。
唔,仔細說起來,所謂當年,也就是去年吧?
這幫人,一上天就趕上了好時候,升級固然快了,認知不免就有了偏差,時不時會流露出一種好多事情是水到渠成,好多優待是天經地義的態度。
尤其那華清保送生,分外明顯。
這其實也符合道理,叫做科學三定律——
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來秩序的一部分;
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將會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
任何在我35歲之后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道格拉斯·亞當斯
好多事沒經歷過,就是不知道珍惜。
除了通過時間的積累,慢慢的領悟。作為前輩,有必要及時進行矯正。讓這些后輩認清楚,哪些是真正個人的力量,哪些是平臺的力量。
因為三境到四境就要考察心性了,不經歷挫折,不知道隱忍,不曉得跌倒了怎么爬起來,大概率要在這兒吃虧。
葉寒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