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世界的空間尺度并不準確,宇宙規則完全不同,精神體甚至并不存在質量,所以不大受光速極限的影響。
除非像克蘇魯機甲這樣顯化肢體與鎧甲,逼真寫實到了一定程度。
真實度越高,受影響就越大。
具體多大,就仿佛用洛倫茨變換計算相對論效應的時空扭曲,也存在一個換算公式。
這個華夏村研究所早搞出來了。
不過計算的前提,是輸入端有數據,而且數據足夠準確,才能得出準確的結果;或者通過采集足夠多的結果,來修正換算公式本身
歸根結底,科學是一種實驗的學問。
采集數據,篩選數據,通過數據總結規律,得出結論。
而宇宙的基礎法則就仿佛一張網。
法則就是網線,提綱契領。
一根線抽絲松動了,與線直接相關的網眼,甚至間接相關的網眼,大小尺度肯定都會變。
而反世界相對于正世界,網線本就全然不同,再抽去一股絲,自然會更加凌亂讓人難以捉摸
真的是一切從頭開始
測出光速之后,借著光爆的特效,二人終于捕捉到了這個斥力世界極細小分散的基礎微粒,進行了更多的觀察,得出了更多的結論。
果然和正世界完全不同。
在正世界,雖然同性相斥,由于極小尺度內強力遠大過電磁力,所以質子中子都被牢牢約束在原子核內;然后原子核與電子又由異性相吸的電磁力維系,共同組成了原子。
而在反世界,強力似乎同樣是排斥的,所以根本無法形成緊致凝實的原子核和原子。
只有打碎了的更加基礎的不同性質的基本粒子。
于是強子、輕子、重子、介子或者尺寸類似,但更基本的結構并不相同的基礎微粒,在諾大的空間中飛來彈去,散成了一鍋粥。
真的是一鍋粥
即便這些微粒間的電磁作用力仍舊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相斥就不用說了,大家都離的遠遠的,各自安好。
而相吸的,一旦靠近超過某個尺度,強斥力瞬間勝出,讓它們被迫繼續保持單身,根本無法形成正世界中穩定堅固的原子以及更加穩定堅固的原子核。
最終只能在比強斥力尺度更大一級的尺度上,形成松散隨機的微粒凝膠。
正微粒吸引負微粒,負微粒又吸引正微粒,然后正微粒彼此不相見,自然的分散于負微粒的兩端
成為一種不算穩定的晶體晶胞結構。
雖然物質太過稀薄,樣本量不多,而且結構松散,變化飛快,葉寒還是從中發現了立體、四方、三方、六方、正交、單斜、三斜等等經典晶系。
如果數量足夠多,壓力足夠大,出現如正世界一般的二氧化硅、干冰、氯化鈉、金屬甚至金剛石類晶體也是完全可能的。
只是根據微粒間距以及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反世界這些晶體仿佛是充氣的,一個噴嚏就散了
忽然正在通過油滴實驗測量電荷電量的蘇星眸歡呼起來“誒,我發現,整電荷、半電荷、三分之一電荷,吸引力的大小和距離似乎不一樣。電量相同和電量不同的相互作用力也不一樣”
說話間難掩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