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只敢組成一個半包圍圈圍著他,然后隨著他的腳步前進而后退,這還是因為維克多沖的太快太超前,周圍已經只有南方軍士兵的緣故。
隨著雙方陣線的推移,布魯克林第十四民團的小伙子們也很快追上了維克多的腳步,來到了他的身邊。
在維克多和布魯克林第十四民團的小伙子們的雙重打擊下,南軍的士氣終于崩潰了。
他們開始倉皇的轉身撤退,并且很快有撤退變為潰退。丟下武器和裝備不顧一切的開始朝著杉安道谷地逃跑。
而‘石墻’杰克森也被手下的軍官和士兵一起裹挾著撤回了他們在杉安道谷地的營地。
這場戰斗最終以北方聯邦軍傷亡500人,南方聯盟軍傷亡700人的結局畫上了句號。
成功擊退了南方軍進攻的聯邦軍并沒有趁勢追擊,而是立即聯系了正在東進準備匯合麥克萊倫的巴克將軍。
杰克森雖然輸掉了這場戰斗,但是從戰略上,他卻獲得了幾乎完美的勝利,這次襲擊對于整個東部戰局的影響都是深遠而長久的。
在接到杰克森突襲聯邦軍的當天,林肯就電令巴克將軍立即回到杉安道谷地,繼續清繳杉安道谷地中由杰克森帶領的南方軍。
并且同時還命令原本應該由華盛頓正面南下麥克道沃軍團回防固守華盛頓,以防止來自南方軍的攻擊。
造成林肯這一系列命令的原因正是杰克森那一次果斷但失敗的攻擊,這使得聯邦軍判斷他手上起碼有超過一萬人的部隊。
這將嚴重威脅到首都華盛頓的安全,這是總統林肯和處于華盛頓的國會議員們所絕對不允許的。
所以林肯總統和國會議員們從心的讓兩只精銳的聯邦大軍回防了,將華盛頓經營的固若金湯。
但也導致了原本全軍合圍里士滿的三支聯邦大軍變成了只有麥克萊倫的一支孤軍。
麥克萊倫表示他也很絕望啊,說好了大家一起去里士滿快樂,結果你們都從心的回華盛頓了,我能怎么辦?我也很絕望啊。
所以他也從心了,他下令全軍就地駐扎,固守以待援軍。其實就是每天發電報,讓巴克將軍GKD(搞快點)。
而我們的巴克將軍閣下呢,在杉安道谷地的行動充分體現了什么叫做蝸牛般的速度和草木皆兵。
他要求手下的聯邦士兵仔細的搜查每一棵樹和每一個灌木叢,此前杰克森的進攻在心理上給予了這位老油條極大的震撼,讓他覺得谷地里面每一顆樹后都隱藏著一位南軍戰士。
而此時的杰克森則利用巴克將軍的遲緩,抓緊時間休整補充,同時派出工兵勘察谷地道路,他有一個大計劃。
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都按照上天制定的軌道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但也有許多人頑強地同命運抗爭,他們有的失敗了,但也有人靠著機遇和努力成功地改變了命運。
托馬斯·杰克森在1824年1月21日出生于維吉尼亞西部的一個蘇格蘭移民家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