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的陰司,出了些許紕漏。”
鄭振明走在右前方領路,略微超出半個身位。
“據說是有一名陰判所積之功德,超出本職所限,得了東岳帝君批條,轉生為人去了。”
“然而本地的陰司卻空缺了一位,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合格人選補錄,這積壓了許多公務,亟待處理,不得不尋幾個外緣。”
“陰司判官雖然名聲不顯,但畢竟是陰司正神職位,即便是代理,也需要極大的功德在身,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禁忌,遍數整個金華府,也只有你我功德最厚,亦有鬼仙道行,故此非得是你我才能代掌大印,行使神權。”
天地人神鬼五仙之中,鬼仙為仙中末等。
修成鬼仙,便初步了脫了生死,迥異于凡靈。
所謂尸解成仙,便是修至鬼仙之人,主動拋棄肉身,以仙靈長存。
雖然,這等仙果,并不究竟,依舊存在很大弊端。
飛不過數十上百丈,僅能在云端叱咤風云,道行淺薄的甚至只能在陰天或者雨天出行,能自行投胎就舍,但時日一到,依舊要重入輪回。
鬼仙雖名為鬼仙,實則非鬼,而是一種高于凡人的非人,強名之為鬼仙,其實非是鬼。
準確稱呼,應該描述為高于凡靈的一種非人非鬼存在。
就道業來講,許多鬼神也不過處于這個階段。
放在陰司之中,這等道行,已經有資格補錄一個吏員身份。
這等道業,已經勉強可稱之為得道,雖然道力淺薄,畢竟本質已經蛻變。
能有這種道業的,求道之人之中,千中無一。
金華府一地,人口百萬,修道者不知道能否有千人之數,其中能證入鬼仙的,更是寥寥無幾。
刨除異類,以及游戲人世間的上界仙神化身,真正屬于人間修士的,就更少了。
是以,被陰司點名,蘇淺雨一點驚訝都沒有。
話說,鬼仙自陰中超脫,神象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
本意就是自生死簿上洗脫了自家名姓,初步脫離了輪回,這要是都不被本地陰司注意到,那除非是陰司的運轉除了極大紕漏,否則這等要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忽略過去的。
因為每一個能得道的,都是稀有罕見,百年難尋,但凡碰上那肯定是印象深刻。
“這判官是那一殿的陰神,管著些什么?”
蘇淺雨倒是對那位不想當神,非要當人的判官來了興趣。
判官再怎么不好,也是正經的陰司正神,有俸祿、有休沐,一與人間同。
更重要的是,判官的壽命遠比凡人長久。
安安穩穩待下去,不知道有多少清福可享。
怎么就好好的正神不做,非要千方百計地跑到人間去?
難不成,是覺得公務勞碌?又或者,見得多了厭倦了,想換換生活方式?
這可真是少見。
“這我倒是從別的熟鬼那里打聽到了一些。”
鄭振明小聲傳訊著:
“那位判官,姓陸名譽,管著的那一殿沒什么名氣,福分大的,能升天的基本見不著,罪大惡極,立即要墮地獄的的直接轉入別的殿,也不管鳥獸,只是管著一幫庸人。”
“這一殿走出去,按照善惡業力,大部分都是投生為人、畜生兩道的,少部分因為福力不抵業力,得去地獄。”
“這陸判已經是第三次積累功德,轉世為人了,聽說前兩次都沒能了斷輪回,次沒過多久又重歸了地府,干起老本行,還是照例當判官。”
“這輪回豈是那般輕松能脫離的,鬼仙也不過是依仗道業,躲避一時,福分享盡不能繼續有所突破,該墮的還是得墮進去。”
“那陸判折騰來折騰去,在人間待了兩世,共計八十年,陰司才不過剛剛過了八十天。”
八十年比一年?
“陰司比人間過得快?”
蘇淺雨疑惑道。
“嘿,這卻不是。”
鄭振明小聲笑了出來:
“卻是底下小吏私自為之,專為那陸判挑了一方下界,這里一個晝夜等同下界一年。”
“至于陰司?卻與陽世同,亦是晝夜分六時。”
蘇淺雨點點頭,贊同道:
“陽世陰世,以人來觀,不在同一世;以鬼來觀,陰陽本是一處,本是一界。”
“陰陽之間,實則一處,卻涇渭分明,自有其序,冥陽兩不相干。”
陰世與陽世,實則真的同處在同一個空間。
只是陽世之人有形體,而陰世之魂無此形質。
哪怕兩者同處一地,也彼此不能干涉,不能碰面。
人見不到鬼,鬼固然可以見到人,卻也難以跨越界限。
就如同鏡子內外,又好似水面倒影上下,被一種無形的規則約束著。
其中奧秘,難以窮盡,唯有道行深厚者可以窺見一二分。
并不是存在一個升到天上的天界或者藏到地下的陰世。
天界、陰世、陽世,三界實則一界,總論都是一真實相。
這其中涉及到的大道玄理,說起來三天三夜,總也說不盡。
對此,各家各派都有一套說法,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總體而言,陰陽兩界實則是在同一處。
只是凡人不能意識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