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三公槐是因洪武初年太祖爺親手種了三棵槐樹而得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咱大明自開國以來皇親國戚三公九卿的住所就聚在那一帶,英國公成國公住興寧胡同,首輔大人和幾位尚書侍郎就住在芝麻胡同,這些王公大臣所在,自然少不了斗雞走獸跑馬鳴蟲,三公槐就是因這些玩項而得名,隆慶爺時候的三公槐文辯之風早已見不到嘍。”連李進忠這太監都有如此感慨,真的是世風日下。
“城東云龍寺的香火雖比不上相國寺,但得益于云龍寺后山的一眼溫泉,那里常年四季如春,去往云龍寺游覽和療養的人絡繹不絕,云龍山的百畝蘭園和菊園更是成為許多文人雅士斗花的圣地,奴婢聽聞今年春日的時候云龍寺的蘭園出了一株極品蝴蝶蘭,有人出價三十萬兩銀子那花主都不愿轉讓。”李進忠對這些花花草草的沒太多興趣,只是對一些奇聞異事特別上心,也就是俗稱八卦黨,他很難想象一株花竟能值三十萬兩。
“哦?你可知出價者何人?”五殿下雖然對蘭花研究不多,但蝴蝶蘭的名號還是知道的,蝴蝶蘭屬于人工培育的品種,獨一株那自然價值千金,但培育的多了雖不至于一文不值,卻也是爛大街的貨色。而能拿出三十萬兩買一株蘭花的,肯定是京城數得上的紈绔了,自然不會籍籍無名。
“奴婢有所耳聞,欲買那株蝴蝶蘭的是首輔方從哲的公子方世鴻,那方世鴻吃喝嫖賭斗雞走狗倒是在行,沒聽說還喜好蘭花這種高雅的物件,說不得又是為哪家姑娘一擲千金了。”
“三十萬兩買一株蘭花,只為博美人一笑,有趣,實在有趣的很。聽聞礦稅和工商稅就是出自方從哲的提議,看來我們的首輔大人也高雅的很吶。”五殿下撫掌大笑,似乎真的發現了特別有趣的事。
李進忠自然知道礦稅和工商稅的油水之豐厚,但他卻一點沒撈著,本想借機說幾句方從哲壞話,但看到五殿下的態度他卻住嘴了,雖然這位小爺在笑,心里應該已經在憋壞水了,以李進忠這幾日對這位小爺的了解,萬萬是容不得別人挖自家墻角的。
“城西琉璃巷又是怎么個說法?”見李進忠在出神,五殿下提醒道。
李進忠斂了斂心神回道:“城西琉璃巷是自正德年間發展起來的,因為皇莊在城郭西郊,起初那里只是一些皇莊的人做些瓜果糧食雞鴨鵝毛的以物易物的小交易,因為上百年來約定俗成的規則,琉璃巷無人收稅,且無人敢鬧事,于是名頭越來越大,無論是奇珍異寶飛禽走獸還是瓜桃李棗糖人紙傘,號稱只要你有錢,在那里就沒有買不到的東西,近些年還從琉璃巷新生出了個職業叫倒爺,專門倒些別人買賣不到的東西。前些年鄭貴妃下面幾個得寵的太監來琉璃巷買辦,眼紅這里的收益,想使壞收些稅錢,不知被何人脫光了吊打一番丟在了筒子河邊,自那以后沒人再敢動琉璃巷的心思了。而一些老字號像六必居的醬菜、正明齋的糕點、正陽樓的螃蟹、御泥坊的胭脂、吳裕泰的茶葉、千芝堂的藥鋪,這些全部都在琉璃巷,那里的繁華可見一斑。”
其實還有一處地方比這四處的熱鬧有過之而無不及,那就是城中的八大胡同,礙于這位爺才十歲李進忠便沒有介紹,看來這位后世臭名昭著的權奸這時候還是有些底線的。
“那今日我們就去這琉璃巷轉轉,看看是否真有你說的那么繁華。”五殿下聽完李進忠的介紹便做了決定。
李進忠也正有此意,一是因為與取水車順路,來去方便掩人耳目且不易出變故,二是這琉璃巷多是商賈,不易被人看破身份。
從取水車一行離開西華門,五殿下和李進忠換完便裝再一番研究,到達琉璃巷時已近卯時,天色已經大亮,李進忠交代幾個取水的小太監申時在琉璃巷的牌樓下等候就隨五殿下離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