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巔高萬丈,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玄武鎮外,荊山支脈,林海莽莽,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群山重重疊疊,像波濤起伏的大海一樣,雄偉壯觀;又像是似夢似幻的云煙,貼在天邊,美得令人心醉。
荊山之高由西北向東南略減,隨便一座山頭都有萬八千丈,荊山之巔更是高達數十萬丈,頗有拔地通天之勢,擎手捧日之姿。世人常贊荊山“方古此山先得日,諸峰無雨亦生云”。
山腰往上常年籠罩在云霧之中,飄渺之中帶著些許與世隔絕的仙氣,若從山腳仰望,只見峰上云霧繚繞,山徑蜿蜒曲折,好似一條彩帶自云間飄落而下,繁星點點,皓月當空,皆似彩帶之上的點綴,令人嘖嘖稱奇。
靠近玄武鎮最外圍的一座山頭,有一偏僻懸崖,占地十數丈,三面白蒙蒙的霧氣,時而化作千軍萬馬,時而滾作一團團棉絮,時而化作長長的綾羅,變幻無常。懸崖邊緣,一塊巖石上,中年男子一襲灰袍,盤膝而坐。
那略顯斑駁的灰白長發就那么隨意的披散在肩頭,他的神情從容自在,淡定溫和,好像周圍的一切,皆與他沒有關系,只是他的心卻不似表面那般平靜。
望著荊山腳下那若隱若現的玄武鎮,中年心潮起伏。
“呵,還是放不下嗎?”
中年男子嘴角微揚,一抹嘲諷之笑不禁而出,這一生三十余載,零零散散拼湊的回憶頓時涌上了心頭。
……
此間中年生于荊山腳下,玄武鎮帝家,不是帝家人,卻隨帝家姓。
姓帝名七曜,是帝家族長帝戰天的外孫。
帝家是玄武鎮的外來戶,處處受到城內老牌勢力的排擠,新銳勢力的打壓,家主帝戰天硬是憑著一身強絕的本領帶著帝家族人扎根在玄武鎮。
數年耕耘,終在小鎮上打下了屬于自家的勢力,鎮內經營著幾家店鋪,鎮外坐守一座礦山,帝家的生活這才好了些。
如果說帝家是玄武鎮的外來戶,那么帝七曜父子亦是帝家的外來戶,雖是隨了帝家姓,但終究還是會被族人說三道四,尤其在母親去世后,帝七曜父子更是不受族人待見,若不是老爺子帝戰天力排眾議,恐怕父子二人早就被激進的帝家族人掃地出門。
大陸之上,武力為尊!年少時的帝七曜心不相武,但是迫于父親的壓力,也是早早踏入武道,一直跟隨父親帝辰修行。
帝七曜所在的大陸名為星斗大陸,自那盤古開天以來,億萬年間,大陸武者修行之法也隨著天地大道之變,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斷更迭。
洪荒時期,天地靈氣充足,修行者直接煉化天地元氣用于淬煉己身,至強者一掌可劈天,一腳可碎地,一指可搬山,一念可移海。
封神之后,人皇軒轅封印天,地,人三界。人界的修行者們無法再獲得足夠的天地元氣,修行者開始另辟蹊徑,轉而修佛問道。在紅塵中歷練心境提高修為,大成者可羽化飛升。
遠古時期,天地靈氣愈發稀少,修佛問道亦難再有大突破,無法再從外界得到幫助,修行者轉而研究自我,欲從本身出發,發掘人體極限,此類武者為煉體者。巔峰者可徒手撕龍宰象。
到了現今,三界封印松動,天地靈氣復蘇。大道無界,萬法皆可修。雖百家爭鳴,但大陸的主流武者卻是主修星之力!
何為星之力?并非單純所指星辰之氣。
日輝,月華,草木精氣…..大自然中有著無窮無盡的靈氣,有著各式各樣的能量,一旦成為星力武者,皆可煉化為己用。
父親常說星之力修行大成者,一笑風雷震,一怒滄海寒,一掌破蒼穹,一劍舞長天!
少年名七曜,何為七曜?古人又稱七耀,是古人對于日(太陽,月(太陰),金(太白),木(歲星),水(辰星),火(熒惑),土(鎮星)的統稱。這是源于古人對于星辰自然的崇拜。
“七曜”在武術中亦有著特殊的含義,將人的頭,手,肩,肘,胯,膝,足七個部位稱之為七曜。
足可以看出少年的父親對于他武道之路的深深期許和厚望。
可世間萬物往往都是事與愿違,帝七曜八歲習武,五載苦修,始終不得破繭入凡。
父親帝辰自身武道修為不高,但是對于帝七曜的修行卻是格外上心。帶他走遍方圓千里,尋方求解,試過無數偏方土法,始終不得其法。
無奈歸途之際,路遇一高人,一語道破:
“此子武道天資生平僅見,更是帝皇命格!然則未生武道之心,造化弄人啊!”
帝辰聞言,驚駭欲絕,所謂武道之心,修武之人那是無人不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