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是個盛氣凌人的,但朝中局勢明顯,青城顯然是有求于郭慶的,郭瑩自然沒必要在青城面前退縮,郭瑩可不是一個養在閨閣的弱女子,年紀雖小卻也把握的準。
青城看了一眼的郭瑩,沒有去追問那小瓦匠的事情,提步就隨著郭瑩去拜訪了郭夫人。
顧晚娘驚出一身的冷汗,心想在這郭府決不能久待,必要快些見到郭大人才是。
青城并未在郭府久待,不過短短二刻鐘不到的時間里,青城便離開了,離開之后郭府管事的叫了人去清掃內院,想是青城摔了茶杯,聊得并不愉快。
是日傍晚,方才吃過晚飯,顧晚娘便被郭夫人叫去了,郭瑩被郭夫人差走了,屋里還有郭慶正在坐著,他手里正拿著一卷的公文,而郭夫人在給郭慶揉肩。也許歲月不擾,恩愛不移便是如此。
“這便是我與你說過的書童,我瞧著是個知禮的,便叫來給你過過眼。”
“只要是夫人看重的便是好的,我看與不看都是一樣的。”郭慶并未抬頭看顧晚娘,他今日雖從刑部歸了家,但是公文都差人送來了,在家辦公,倒是可以重新查看所有積壓的案件。
“小的顧宛見過大人。”
顧晚娘的聲音雖有壓低,但是以郭慶的耳力怎么聽不出來郭慶將手里的文書放在桌上,站起身來與顧晚娘對視,郭慶眼底有太多錯綜復雜的神色和情緒,郭夫人看出來,也猜到了顧晚娘是誰。其實郭夫人見到顧晚娘的第一眼,便有了猜測,畢竟她與那位故人太像太像了。
郭夫人并未說話,她未曾開口替他夫君做結論,而是避了出去。
“好久不見郭大人。”
郭慶“姑娘還未曾離開長安城”
“有些事情還沒有辦完,便不打算離開。”
四下寂靜,沒有聲音,郭慶已經通過眼線知曉謝淵準備自認太子遺孤,且替先太子正名一事,明日一早大概就天下知了。顧晚娘現在出現在這里一切不言而喻,郭慶正了正自己的神色,道“果然是燈下黑,大理寺與刑部差了許多人出去,都未曾找到顧姑娘的蹤跡,不成想竟在我的府邸。”
“上次一別才多少時日,不成想郭大人如今不僅成為了最年輕的六部尚書之一,還兼任了大理寺卿的職位,如此整個長安城豈不是都在大人的掌控之中”
大理寺與刑部的存在本就是為了相互制約,原本大理寺更多是先太后的人受太后管轄,如今先太后一死,秦王索性將大理寺的官員流放的流放,革職的革職,又換了些資質尚淺的官員,如此幾乎等于架空大理寺。
今日秦王就是想要郭慶入內閣,然后將大理寺的職責所在都落到郭慶的手里,詔令還未頒布,顧晚娘竟然這么般了解朝政
“現在你是越獄的死囚。”郭慶不需要和顧晚娘解釋那么多,二人現下一個是主審的官員,一個是在逃的死囚。
“大人的侄女是怎么死的,想必大人比我清楚的很,還未曾三堂會審便認定我是死罪的,想必大人定比我更熟知本朝律法。更別說未曾定罪而被關押昭獄,未曾簽字畫押便有罪。”
“這于公背離高祖皇帝定下的律法初衷,于私有此一案大人清譽受損,更多的,大人瞧著自己的侄女從依依學語的小兒到豆蔻年華的妙齡女子,再到身死魂滅的一具尸身,大人夜里真的不會良心不安嗎”
眼前著男裝的女子年歲也不小,但是言語中咄咄逼人,步步緊逼,將郭慶架在一個不仁不義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