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湯是烹飪中常用的一種輔助原料,在烹調過程中代替水,加入到菜肴或湯羹中,目的是為了提鮮,使味道更濃郁。
廚師行里老話“唱戲的腔,廚師的湯”。
博大精深的中餐最重視五味調和,而湯,能使得食物味性充分析出,相互滲透,是實現五味調和精神最理想的手段。
高湯烹制的方法因方言不同而用“吊”、“熬”、“煨”、“焐”等字。
吊:提取。
熬:小火慢煮。
煨:微火慢煮。
焐:用熱的東西接觸涼的東西,使之變暖。
如何“吊高湯”“熬高湯”“煨高湯”“焐高湯”是不公開的秘密,也是廚師的心得。
一千個廚師,各有各的湯。
喬智為什么能將簡單的家常菜,做出不一樣的味道,秘訣很大一部分在高湯之中。
喬智每天熬制的高湯都不一樣。
今天熬制的是清雞湯,看起來像是白開水,但材料非常豐富。
三年以上的老母雞、老鴨,肥瘦適中的蹄髈,兩年以上的金華火腿……
至于火候,要慢火煨煮,數小時之后,將雞肉泥用冷水調成粥狀,倒入清湯飛速攪拌,再慢火煮一個小時。
有些餐廳會提前熬制,冰凍起來使用,但這種隔夜的高湯,香氣自然沒有新鮮的足。
嗅著香氣四溢的鮮香,周沖只覺得口水分泌旺盛,饑餓感充斥著大腦。
雖然他不喜歡喬智,但他的廚藝讓自己佩服得五體投地。
在喬智的影響下,周沖開始投入到摘菜的工作中。
他突然有種想法,自己會不會有一天,跟喬智一樣,能夠輕描淡寫,便能烹飪出讓人贊不絕口的美味?
周沖被自己這個可怕的想法嚇壞了!
他是個富二代,怎么甘心去當一個廚子?
因為客人實在太多,所以比昨天更快打烊。
倒不是食材不夠,而是高湯用完了。
無湯打烊是烹飪界一條不成文,但所有廚師都信守的行規,講究的是對菜品自然美味的保持。
無湯不烹是對食客味覺的負責,也是對自己菜品質量的承諾。
喬智整理好后廚,伸了個懶腰。
天氣晴朗,陽光明媚。
丁嬋歡快地報出今天的營業額,比昨天又有突破,大家都特別高興,喬智爽快地給員工繼續發了紅包。
似乎一切都走上正軌,但喬智知道距離目標還遠遠不夠。
“老大,學院有領導找你。”丁嬋表情慌張地沖了過來。
“學院的人?”喬智暗自一驚。
這幾天食堂的生意火爆,每天都有絡繹不絕地外人進入。
學校是否會考慮安全問題,對食堂的運營插手管理?
喬智早已料想到會出現這個問題,沒想到來得這么快。
喬智遠遠看到四人站在食堂大廳,深吸一口氣,迎面走過去。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