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勇從果籃拿出洋酒,擰開了瓶蓋,找來玻璃杯,與陳道林道:“來一點嗎?”
陳道林搖頭笑道:“老師,我還有不少事情要做,喝多了,手上一些重要事情便干不成了。”
“你啊,就是太認真。咱們之前做了那么多準備工作,此次勢在必得。”郭志勇得意地笑道。
“為什么要選杜興武?”陳道林停止敲擊鍵盤,困惑不解道,“那家伙看上去心術不正啊。”
“干咱們這一行,選一條狗,忠誠就好,干嘛要選心術端正的?”郭志勇淡淡一笑,“杜興武很年輕,性格圓滑,關鍵很貪婪。只需要利用好他的貪婪,就可以永遠控制他為咱們辦事。”
“果然還是老師高明!”陳道林托了托眼鏡架,他年紀不大,但眼光也毒。……
喬智準備的第一道菜,名叫軟兜黃鱔,是淮南菜系很負有盛名的一道菜。
黃鱔在淮南很多地方,又叫做長魚。兩淮庖廚擅長以鱔魚為主料,烹制成席,名曰:“兩淮長魚席”。長魚席多達108款,肴肴疊出,品品味殊。
軟兜長魚,便是長魚席中的一道名肴。
清光緒十年,兩江總督左宗棠視察云梯關淮河水患,駐淮安府,淮安知府特地從車橋請廚師做了一道軟兜長魚供左大人品嘗。在左宗棠的推薦下,軟兜長魚作為淮安府的貢品之一晉京恭賀慈禧七十大壽。
喬智選擇這道菜,有自己的考慮。
在這種大賽上,挑選菜式,必須要選經典的菜。
經典菜不容易做,評委們不僅廚藝精湛,還是經驗豐富的食客。
他們品嘗過頂級名廚的手藝,尤其是經典菜,他們即使不是淮南廚師,也會非常熟悉。
除非能勝過那些國廚,否則很難拿到高分。
喬智面沉如水,手法靈巧,透著一股老練。
有眼尖的評委看到喬智操作的細節,微微一怔,“古法嗎?”
現在廚師烹制軟兜黃鱔,一般會直接將活魚下鍋,防止活魚溜走,會用鍋蓋罩住。等黃鱔開口,從中間將脊背肉一掐兩斷。
喬智在處理的黃鱔的時候,采用的古法。
他找來了一塊紗布,將活黃鱔兜扎在其中,在將其放入蔥、姜、鹽、醋的沸水鍋內,等魚身卷曲,口張開時撈出,再用尖刀將背脊附近的肉全部取出。
至于魚肚、魚尾的肉,都舍棄不要,脊肉是黃鱔身上最好的部分。
這種做法雖然比較復雜,在喬智的操作下,顯得閑庭漫步。
有了這個細節,那評委對喬智的印象不錯,暗叫了一聲可惜。
如果不是遇上鄧達先和施
(本章未完,請翻頁)
河,恐怕他也有機會進入決賽。
軟兜黃鱔,用材比較簡單,主要是對火候控制,將黃鱔的原汁原味逼出來。
盡管抽油煙機開到最大,但還是有些許香氣四溢,惹得如今之人,不時會朝喬智這邊側目觀察。
喬智隨后開始準備第二道菜的食材。
選取的是十多只牛蛙。
將牛蛙宰殺洗凈,去骨剁成肉泥,和蔥絲、姜末、鹽、蛋清調勻入味。
等鍋內水沸,將肉泥搓成丸子入水,等到煮沸后撈出,擱在盤內。
另外,再將其他的幾只牛蛙剝皮,用醬油涂抹全身,裹上干淀粉,一一下油鍋炸至金黃。
最后,在用豬油、花椒、蒜末、姜片等,將金黃牛蛙,翻炒調味,水淀粉勾芡,淋香油,撈出肉丸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