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哈邁德是薩利姆的翻譯加向導。
望著矮半個頭的阿哈邁德,薩利姆淡淡一笑。
“有點期待,作為東道主,他們的種子選手,究竟是什么
(本章未完,請翻頁)
樣的水平。”
“在我看來,肯定不敵您的一根手指頭。”
阿哈邁德奉承道。
他是個華夏通。
在華夏生活了十多年,不僅漢語不錯,而且很適應華夏的生活,尤其對手機使用得很熟練。
阿哈邁德掃了一下二維碼,帶著薩利姆走入食堂。
見是兩個外國人到來,丁嬋連忙走過去,進行接待。
見丁嬋可以使用流利的英語,阿哈邁德發現自己失去部分價值。
“請問二位需要什么?”丁嬋將英文版的菜單遞給了兩人。
薩利姆看了一眼菜價,差點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用烏爾都語問阿哈邁德,“怎么這么貴?”
阿哈邁德的額頭冒出細密的汗珠,“價格的確有點離譜啊。”
他雖然是華夏通,但并不是華夏人。
即使是華夏人,也容易被“食堂”一詞所迷惑。
華夏的食堂,不是傳說中便宜又好吃嗎?
他并沒想到,喬幫主的食堂,只是披著羊皮的狼。
一家不折不扣的“黑店”。
如果說對于華夏人而言,人均五百的消費,只能算是偏高。
但對于印度人而言,是一個很可怕的消費數字。
印度的人均月收入在800-1000華夏幣。
一般來說,在外面下館子,吃得好一點,四個人吃一百元就已經很不錯。
但按照現在的菜單,兩個人吃兩道菜,便要花費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
薩利姆工作的餐廳在孟買。
他的收入超過平均水平,但月收入也就一萬左右。
這一頓飯,對他而言,宛如在割肉。
經過短暫的猶豫,薩利姆開始點菜。
選一樣蔬菜,還有一樣炒菜,加上米飯和其他服務費,差不多七百元。
阿哈邁德壓低聲音,用烏爾都語低聲說道:“這家店實在太貴了。要不我們離開吧。”
薩利姆搖頭,佯作很大方地說道:“不,我今天請客,你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薩利姆用英語跟丁嬋點好兩道菜,提醒道:“要四份米飯。”
花了這么多錢,至少要讓自己吃飽。
“好的,這就為您安排。”丁嬋面帶微笑說道。
“稍等,米飯要錢嗎?”薩利姆追問道。
“沒錯,一份米飯二十五塊錢。如果您想改成漢州炒飯的話,需要支付888元。”丁嬋介紹道。
“……還是來一碗米飯吧。”薩利姆糾正道,“肚子不太舒服,沒法吃太多。”
丁嬋也不點破,笑著說道:“好,已經幫你調整過菜單了。”
阿哈邁德掃了一眼隔壁座位。
四個人吃得非常地陶醉。
“我去打探一下,看他們是否故意欺負外國客人。”
為了顯示自己很有警惕性,阿哈邁德主動說道。
“呃……華夏人有那么壞嗎?”薩利姆蹙眉。
“沒錯。華夏人對我們有一定的歧視。他們將我們稱之為阿三。”
“阿三?什么意思?”
“具體我也不清楚,反正是罵人的話。”
“出門在外,多長一個心眼很不錯。”
阿哈邁德走到隔壁座。
三兩句便跟那邊的人聊熟了。
幾分鐘過后,走了過來,搖頭嘆氣道:“他們四個人,吃了兩萬盧比。”
“……我的天,他們實在太浪費了。那些人看上去很窮,并不是特別有錢。”
薩利姆吃驚地說道。
阿哈邁德許久才反應過來。
薩利姆對華夏的女性有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