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國雄專門在喬幫主的食堂逛了一圈。
人流不斷,管理到位,沒有引起任何混亂。
喬智專門雇傭了幾名保安,維護現場的秩序。
掃了一眼身邊陪同的袁瑩,杜國雄感慨:“沒想到喬智管理得井井有條,看來我之前的擔心,都是多余。”
袁瑩笑道:“這是他的高明之處。現在很多網紅餐廳采取饑餓營銷,需要等待,表面看上去熱鬧,但對顧客而言,體驗感極差,最多只會去一次,就再也不回去,久而久之,會影響餐館的品牌形象。喬智利用互聯網手段,在網上先進行排位,將等位的問題輕松解決了。”
杜國雄頷首道:“我前年在法國旅游,法國餐館吃飯,都是預約制。你想要在一家餐館吃飯,必須提前一周甚至半個月預約。而餐館根本不接待臨時到店的顧客。”
袁瑩分析道:“與各國的食客習慣有關。華夏人情愿喜歡等待,也不喜歡預約。不過,這種方式,會慢慢改變。”
杜國雄笑道:“找個人問問,今天的營業額已經多少了。”
袁瑩知道杜國雄的心態。
每隔半個小時就想知道營業額。
一開始是擔心喬智的食堂生意慘淡,后面則是被不斷飚升的營業額受到刺激。
杜國雄是項目的引入者,他身上還是有些壓力的。
如果項目能夠獲得成功,對他的能力是個認可。
如果失敗了,肯定會有人在暗中打他的小報告。
袁瑩給丁嬋打了個電話,問清楚了數據。
沖著杜國雄笑道,“剛才營業額突破三十萬了!”
后廚有四個團隊在同步炒菜。
比起喬智剛開業那會兒,效率高了很多。
食堂面積足夠大,同時能接待一百多桌,預約了四百桌客戶,分為四個時段,每桌的平均消費超過一千!
最終數據,還會更高。
杜國雄倒抽了口涼氣。
全天的利潤至少能有三四十萬,單月的利潤能輕松突破一千萬?
也就是說,不用一個月便能完成七百萬的保底任務。
還有百分之五的分成!
保守起見,單月五十萬的分成,一年就是六百萬。
第三食堂今年的收益,不出意外,幾乎能翻倍了。
只是開業第一天,杜國雄振奮不已。
原因很簡單,第一天食堂的業績在未來肯定還有可能朝前更進一步。
人手不夠的緣故,只開放了三分之二的場地。
全部開放場地,能不能再增加業績?
杜國雄不敢往下面想。
越想越覺得虧。
當初為何只要了百分之五的利潤?
如果要個百分之十的分成,可以抵得上師大其他幾家食堂的業績總和了。
也得換位思考。
喬智能賺這么多,是因為提前投資,敢于投資。
他的膽識過人,利潤抽成模式,嚇退了其他競爭對手。
撿到寶了!
收益不僅是數字帶來的沖擊,還有品牌形象的提升。
伴隨著師大食堂造成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不出意外,相當于給師大宣傳了一把。
現在有些期待,看今年招生的行情會不會要好過往年。
袁瑩笑道:“今年咱們部門的業績可是要超過往年,能不能提高獎金啊!”
杜國雄哈哈大笑,“沒問題,每個人至少
(本章未完,請翻頁)
發兩萬,給你發個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