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在看,她尷尬地笑了笑,索性攤牌,“過橋米線太好吃了,好想知道秘方,以后回去想吃的時候,可以自己嘗試著做。”
呂懿和其他人一樣觀察著辛怡的表情,心中默默感慨,喬爸爸又多了一個被美食征服的粉絲。
“辛怡姐,這期節目吃飯環節的效果,全靠你了。”呂懿開玩笑道。
“是啊,我剛才是為了節目效果,才故意表現得那么不屑。”辛怡紅著臉,努力挽回形象,“喬大廚的手藝名不虛傳,把我嚇了一跳。”
林動餓了一路,一開始吃,有點豬八戒吃人參果的意思,囫圇吞棗。
伴隨著饑餓感消失,他也開始細品食物的美妙。
“這絕對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過橋米線了。”林動發自肺腑地感嘆。
言畢,?不再說話,嘩啦嘩啦地吃著,攝像機盯著他,向晚林笑著說道,“小林同學,你是不是胖了啊?”
林動嘴里滿是米線,含糊不清地說道:“是啊,我已經不走偶像派,準備走走食力派了!”
向晚林笑出聲,“你這孩子啊!被喬大廚給養壞了啊!”
喬智笑著說道:“你們吃得差不多了嗎?吃得差不多,就可以先讓工作人員手工,他們晚飯還沒吃呢,我得給他們準備晚餐。”
工作人員對喬智的印象很好,因為喬智時不時地會關心幕后人員,每次拍攝嘉賓吃飯的場景,都是殘忍的折磨,喬智做的美食太誘人,視覺和嗅覺足以挑動每個人的神經,讓人食指大動。
導演江濤站起身,與工作人員們笑道:“好了,大家休息半個小時,輪流品嘗喬幫主的過橋米線,吃飽喝足了,大家再繼續努力工作。”
“太好了!”工作人員開心地說道。
辛怡發現這檔綜藝節目跟任何一檔節目都不一樣,看似是真人秀,但節奏感很慢,嘉賓之間的關系很融洽,嘉賓和節目組的氣氛也相處得極好。
雖然沒有背景音樂,但氣氛宛如一首旋律舒緩的田園歌曲,柔和而不強烈。
與《興風作浪的姐姐們》那檔節目相比,前面一檔節目像是在喝刺激的雞尾酒,而這檔節目仿佛在品嘗甘冽的山泉,沒有絲毫的壓力,一種洗滌人心的治愈感,由內而外,讓人清爽通透。
辛怡不得不承認,雖然才過了幾個小時,她已經喜歡上了這個節目。
在之前那檔節目,有幾十個女嘉賓,?三個女人一臺戲,那么多女人湊在一起,成了修羅場。如果你不表現出強勢的一面,在后期的鏡頭里幾乎沒有存在感,而辛怡的性格,又是那種比較好強的類型。
辛怡能在演藝圈熬到一線,情商和智商都不低,她意識到在這個節目里,想要讓觀眾喜愛,自己得表現出慵懶、清新、善解人意的一面。
辛怡主動走到喬智旁邊尋求幫忙,呂懿見辛怡走過來,笑了笑,騰出了位置,走到向晚林那邊聊天。
工作人員的人數不少,加起來近五十號人,喬智早有準備,熬雞湯的時候,準備了足夠湯底。
他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