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檔綜藝到了第二季,需要一定的新鮮元素。
第一季當中喬智用驚人的廚藝,讓節目成為黑馬,但到了第二季,僅僅靠喬智的廚藝,已經無法滿足觀眾的好奇心,這個時候就需要添加話題性很強的元素。
辛怡是一個很好的人選。
她是一個很擅長在人群中找到C位的女人,當鏡頭對著她的時候,節目就不會缺乏劇情。
第二天清晨,喬智帶著辛怡和呂懿到附近的山上采摘野菜。
辛怡在一棵大樹下面發現了大片蘑菇,“這些蘑菇能不能煲湯?”
喬智檢查了一下蘑菇,搖頭,“有些蘑菇雖然有毒性,但通過烹飪處理,是可以降低毒性,但這些蘑菇是沒法通過料理解除毒性的,俗稱村口集合吃飯菇!”
辛怡很失望,嘆了口氣,“好看的東西,不一定好吃!”
喬智笑道:“小仙女,你出口便是人生哲理。”
辛怡道:“我大學學的是哲學!”
“嗯?”喬智奇怪地望著辛怡。
辛怡笑出聲,“咱們圈內也不是所有人都是科班出生,很多人大學學的東西,跟文藝沒有任何區別。”
喬智搖頭?,“你和哲學太難扯到一起了。哲學是抽象的,你整個人卻給人這么具象的感覺。”
辛怡瞪了喬智一眼,“小嘴挺甜的!”
呂懿在不遠處喊了一聲,喬智和辛怡小跑過去。
呂懿找到了一大片野茼蒿,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胡蘿卜素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野茼蒿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革命菜,傳說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革命老前輩曾用它來充饑。
返回基地,喬智給大家準備魚湯水餃。
餃子皮昨晚就已經做好,餡料用新鮮的野茼蒿混合蝦仁或者肉,所有嘉賓都加入,湊在一起包餃子,團隊氣氛很好,也增加了節目的可看性。
喬智將餃子下鍋,煮熟撈出,配上熬煮了一宿的魚頭湯,再加上特別調制的醬料,吃起來特別爽口,自然受到一致好評。
這一期節目,前后錄制三天,等吃完餃子,嘉賓們各奔東西,踏上歸途。
原本那個四人群,現在增加了兩個人,向晚林在將元景曜和辛怡加了進來。
元景曜和辛怡原本擔心自己無法融入這個節目,沒想到這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個溫暖的“家庭”,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和四名其他嘉賓混熟了。
喬智坐在節目組安排的保姆車內,被手機急促的鈴聲提醒驚擾,見有紅包,趕緊點了下去。
哦豁,紅包的數額不小啊!
元景曜在節目中不多言,但進了微信群特別活躍,短短幾十分鐘,連續發了好幾個大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