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面時,在面團里加入的“灰”,實際上是堿,卻又不是普通的堿。
用戈壁灘所產的蓬草燒制出來的堿性物質,俗稱蓬灰,加進面里,不僅使面有了一種特殊的香味,而且拉出來的面條爽潤透黃、筋道有勁。
和面之后,放置一段時間,再進行溜條,揪成兩厘米粗、筷子長的一條條面節,或搓成圓條。
隨后,就是極有畫面感的拉面過程。
“要不讓我試試??”杜學斌主動舉手要求。
“可以啊,記住要領,拉面的速度要快,拉出的面條粗細均勻,而且不能斷裂。”喬智放緩手上面條的速度,告訴眾人細節。
杜學斌在喬智的指導下嘗試拉面,沒拉兩下就斷了,“算了,我還是不添亂了,等我學會拉面,天都黑了。”
喬智笑道:“我記得你和李夢甜在電視劇里扮演的可是個包子鋪老板,沒想到面食的功夫沒有學到位。”
杜學斌知道喬智做了準備工作,哈哈大笑,“要我調餡料,捏包子,蒸上幾籠可以,但讓我拉面,還真是不行,沒有個幾年的功夫,學不成,徒增笑料。”
最終還是得自己來干這個活兒,喬智手握兩端,兩臂均勻用力加速向外抻拉,然后兩頭對折,手心上翻,使面條形成絞索狀,同時兩手往兩邊抻拉。
旁邊的工作人員鼓起了掌,喬智尷尬一笑。
自己不像是在做飯,像是在表演雜技的猴子。
向晚林站在旁邊抱著泡枸杞的熱水杯,表情凝重地感慨,“拉面的確是個技術活,”
喬智將面條放入鍋中,稍煮一下即撈出,面條光滑筋道,柔韌不粘,放入熬煮了數小時的牛骨湯,在最上面加入牛肉片,撒上翠綠色的蔥沫子,“第一碗好了,誰先吃?”
杜學斌迫不及待,自告奮勇,“我來,我來!”
李夢甜笑道:“剛才杜老師累壞了,肯定很餓,就讓他先吃被!”
杜學斌先喝了口湯,只覺得渾身上下被疏通了一番,忍不住暗嘆,“舒服!”
面湯清淡,帶著濃郁的牛骨香氣,一絲一縷的香味兒沖進喉嚨,一股氣向上升騰,一股氣沿食道而向下,瞬間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夾起一筷子面條,微微帶著黃色,筷子的熱氣裊裊升起,引的杜學斌來不及仔細觀察就“吸溜吸溜”的吃了起來。
一口咬下,面條被牙齒咬斷,一根一根的面條給牙齒帶來強烈的阻礙感,嚼勁十足,但切斷了藏在面條里的面筋,就在也不難嚼,這勁道把握的分毫不差,在享受面的勁道的同時又很容易下咽。
簡單的調味料,但卻就是能讓人產生欲罷不能的口感和滋味。
“老規矩,大家都有份!”
杜學斌抬頭看了一眼,工作人員手里都拿著一次性的塑料碗,自覺地排起了長隊,像極了工地上領飯的民工,忍不住感嘆,還真是一個有意思的節目組啊!
除了拉面之外,喬智還準備了幾道當地的特色菜。
“這是糖醋里脊嗎?”呂懿好奇道。
“不是,這是脆皮百合,外觀相似,味道截然不同。
(本章未完,請翻頁)
”喬智解釋道。
甘州的百合極富盛名,南北朝時期的西涼皇帝梁宣帝曾贊嘆“接葉多重,含露低垂,花無異色,從風偃柳。”
百合主要有四個主產區,但其他產地的百合味苦、多以藥用為主。唯有甘州百合含糖量高,粗纖維少,肉質細膩,含有其它有益成份,更出名的是它的“百搭”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