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慈善,通過哪個公益基金會都是做,放在喬智的公益基金會里,自己還是足夠放心的。
因為信他的人品,絕對不會像某些基金會那樣,成為中飽私囊的工具。
……
喬智悠悠醒來,瞇著眼睛看見透過窗簾投進房間的陽光,扭頭看一眼床頭柜上的聰明鐘,從床上坐起來,愣了幾秒的神兒,開門走出臥室。
家里突然空空如也,有點不適應。
洗了把臉,走進廚房,從冰箱里拿出面條、雞蛋、烤腸和雞蛋,把面條放進水中,然后開始煎雞蛋。
忙活了10分鐘,早餐出爐——一碗雞蛋面,烤腸算是驚喜。
等吃完了早餐,喬智出門,下樓上車,發動車子之前先觀察了一下四周,然后將車開出了小區,到了食堂,發現已
(本章未完,請翻頁)
經有不少員工已經在崗。
忙完上午,中午十二點半,喬智走入二樓的會議室,等待了半個小時,梅菱給喬智打來視頻電話,記者對喬智進行采訪。
記者看上去很年輕,二十五六歲的女子,戴著個黑框眼鏡。
“喬幫主你好,我是東方時報的記者陳露。感謝你接受我的采訪,接下來我要問你幾個問題,請問你準備好了嗎?”
“是的,請問!”
“喬先生,昨天你在兒女的生日宴會上宣布成立基金會,每年給五百所小學近十萬的山區孩童建設愛心食堂,提供免費午餐,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您的公益想法,出發點來自何處?”
“我之前錄制節目的過程中,在甘州遇到一個小女孩,她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午餐對城市的孩子來說,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沒,但對山區的孩子,還是很奢侈的存在。民以食為天,我是個廚師,在全國和境外陸續開了幾所食堂,我想食堂不僅是幫助別人享受美食的快樂,還得履行溫飽的職責。當然,我的個人力量有限,只能盡可能地照顧一些孩子。”
“我注意到了一點,你和其他免費午餐模式不一樣,你是援建食堂!請問你能詳細介紹一下其中的細節嗎?”
“不僅是山區,很多城市的學校,都沒有專業的食堂,經常會出現因為食物烹飪不當,出現各類安全問題。專業人做專業事,用專業食堂取代小學的業余食堂,提供健康安全美味的午餐,也是我想要推進的計劃。這是一項公益計劃,不以盈利為目的。”
陳露沒想到采訪過程中還能挖掘到喬智更多的構想,興趣盎然地問道,“你打算如何推進小學食堂項目?”
喬智耐心解釋:“我們準備招募三百名專業廚師,將這些廚師安排到合作的學校當中,由喬幫主支付廚師薪水,提供食材供應渠道,學校僅需支付最基礎的食材費用,感興趣的學校可以與我們聯系。”
梅菱有點意外,喬智的“小學食堂項目”是今日才提出,之前并未從他口中聽說過。
跟白領食堂一樣,這也是宣傳喬幫主品牌形象的一種方式。
不過,涉及的人群面會變多,或許沒有多少利潤可圖,但從長久來看,是一個營造口碑的途徑。
梅菱突然有了一個很瘋狂地幻想,未來全國所有城市的小學、初中乃至高中食堂,是否都會掛上喬幫主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