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成自然。想要當個商人,必須要有厚臉皮。”喬智笑著說道,“能掏出這么大一筆錢消費在瓷餐具上的家庭,肯定是中產以上的家庭,所以我們沒必要愧疚。等第一批產品銷售出去之后,我會從利潤中拿出一部分去做公益。”
唐騎微微一愣,笑道:“聽你這么一說,我心里舒服多了。”
……
喬智沒有出席喬幫主瓷餐具的新聞發布會.
因為有唐騎在,自己完全可以放心。
他開始學會釋放壓力,將一些工作轉移給自己信任的人。
不僅是為了偷懶,也為了讓別人也有參與感,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喬幫主瓷計劃”是喬智和唐騎共同發起推進,從實際操作來看,唐騎對之做出的貢獻,并不比喬智小,因此他來巧牽頭此事,名正言順,實至名歸。
除了唐騎之外,卓航也是這個計劃的重要組織者。
今日邀請過來的男主持人來自央視,曾經參加過春晚,由此可見,儀式的規格很高。
主持人微笑,“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一場很有意義的活動,我本人就特別喜歡收藏一些古董文物。在收藏這些東西的過程中,我了解到華夏很多文明結晶在歷史長河中遺失了不少,為此深感可惜。
今天不僅是喬幫主八大名瓷餐具甲系列的發布日,還是華夏瓷文化匠人研究會成立的日子,由徐復、王風雷等八位知名瓷器團隊組建而成,努力復興華夏瓷文化,總結前人經驗,開創全新的未來。
下面有請本次瓷餐具計劃的發起人之一唐騎先生上臺發表講話。”
唐騎在掌聲中走到了舞臺中央,望著下面的人群,心情有些緊張。
他見慣了這種大場面,數秒之后,就變得沉著、溫潤。
“華夏的瓷器曾見證了我們這個國家最繁榮的時刻,但不可否認,因為止步不前,我們的現代瓷無論公益水平,還是藝術價值,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并不是很強。我們不僅落后于歐洲,甚至還落后韓國和島國。
這么多年來,陶瓷協會一直立志于瓷器復興,但效果乏善可陳。難道華夏的瓷器真的就落寞,永遠一蹶不振了嗎?
并非如此!
我們有很多優秀的工匠,他們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研究華夏的瓷文化,尋找全新的突破口。
我們總結經驗,瓷文化的關鍵點,并不是我們缺少精品,而是缺少整合。我們有八大名瓷,有很多燒瓷工藝,為什么要倔強地各自為營,不抱團取暖呢?
喬幫主瓷餐具便是一個大膽的創新,將八大名瓷糾集到一起,利用每一種名瓷的優勢,讓華夏的瓷文化煥發新力。
那么這個創時代的瓷器作品,究竟標價多少呢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