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盡管現在每個地方都安排了自己信得過的人,但喬智在關鍵的問題上還是會重點把關。
一個是財務,一個是人事。
喬智對數據有強烈的敏感性,能通過一個數字的變化,分析出整個數據表格的關鍵元素。
如今管理類人才,已經不再是以往那種PPT人才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時代。
現在是講究數據的事態,要通過數據分析,進行商業建模,利用數據模型,推演接下來商業項目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喬智當初在大學時期,對商業建模學習得很深入,在他的電腦里有十多個商業模型,是根據不同條件設定的模型,通過一個數據的變化浮動,就能知道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對喬幫主食堂而言,當下最重要的數據是——營銷事件傳播滲透率。
如果營銷事件滲透率能達到百分之三十以上,搜索熱度指標就會往上漲,隨后相應的自媒體賬號關注度、粉絲增加量、評論與轉發量都會增加,而最終會影響喬幫主食堂的到店客戶質量。
很多人會覺得奇怪,喬幫主食堂每天都是滿客的狀態,每天的桌數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此銷售額也不會浮動。
其實有更深層次的商業邏輯。
喬幫主食堂雖然采取預約制,每天到店的人數也是相對恒定的,但后臺會通過信息數據解析,優先選擇消費**強烈的客戶。
沒錯,這里面有潛在的“挑客規則”,一點也不公平。
事實上,任何一個互聯網企業發展到最后,選擇什么樣的客戶,推薦什么樣的商品,會與內部運算相關聯。
喬幫主會根據客戶的信息,比如性別、職業、網銀支付等級來分析客戶的收入水平。
看似公平,其實更青睞收入高的客戶。
收入高的客戶,消費能力一般遠高于普通客戶。
當客戶的消費能力增強,單客消費數據也會提升,繼而整體的銷售數據就會大幅度上升。
簡而言之,如果能制造有熱度的新聞,到店的客戶當中土豪顧客的比例會增加,這些土豪顧客會邀請更多的人到店消費,如此就會使得銷售額增加。
這個后臺數據篩選過濾大數據處理的規則,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包括陳雪華、沈賢,劉建偉還有梅菱。
起初陳雪華知道這個規則時,與喬智進行過深入的溝通。
喬智能理解陳雪華的想法,歸根到底,陳雪華是一個善良的人,她覺得這樣對客戶不太公平。
喬智給陳雪華灌輸的觀點是,這個世界原本就不公平,當自己還沒有改變世界規則之前,就要按照規則做事,討好方便那些有錢人并不是壞事,多賺點他們的錢,然后用來做公益事業,豈不是劫富濟貧!
陳雪華等高管對喬智已經到了崇拜到迷信的地步,因此陳雪華還真信了他的這套詭辯邏輯……
喬智拿著筆,在一張白紙上計算了許久,最終寫下了兩個字“漲價”!
時間過得飛快,又到了喬幫主每季度又漲價的時候。
對于喬幫主漲價的行為,很多人是愛恨交織
(本章未完,請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