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里克將特制的吸管放在手中檢查了一番。
比賽是允許廚師外帶一些“道具”的。
喬智從華夏專門帶過來的吸管,跟市面上常見的塑料吸管或者紙制的習慣不一樣,是用麥桔桿制成,因此很健康環保,還透著股田園之氣。
從自帶餐具的細節看得出來,喬智早就有所準備。
從這一點,眾人都可以看喬智的用心程度。
食物味道放在其次,首先烹飪者下了功夫,會引起食客的好感。
“將麥桔桿刺入羊肉,先吸內部的湯汁。”
喬智輕聲提醒。
麥桔桿很脆弱,戴立克以為是喝湯使用,但喬智卻讓他另作它用。
戴里克嘗試了一下,發現麥桔桿可以輕松刺入大拇指蓋大小的羊肉塊,并不是麥桔桿經過特殊的制作方法加強了硬度,而是羊肉被燉得很軟爛。
毫不夸張地說,一根發絲的硬度,也能將羊肉穿透。
麥桔桿的尖端切了個尖嘴,輕易刺入中間之后,腮幫鼓動,一股熱流涌入,濃稠的湯汁順著麥桔桿涌入口腔。
滋味宛如瓊漿玉液,鮮冽可口,吸到一半,又有阻塞之感,隨后顆粒感被吸到了口腔,在牙齒碰撞之間,炸裂開來,竟然是魚子醬!
來不及回味那口腔里短促多變的美妙滋味,迫不及待地將羊肉放在舌尖,牙齒碰撞之后,就融化在口腔里,這種滋味像極了頂級鵝肝,卻比鵝肝賦予了羊肉特有的細膩綿密。
這是通過烹飪技巧制作而成,必須要對食材有足夠的研究,將火候掌控到極致。
至于對勺功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在大火中,利用勺子不同地控制羊肉,保證外面的一層羊肉恰到好處地封口,鎖住里面的湯汁。
總而言之,這又是一道無可挑剔的美食,刀功、勺功、火功、創意,無可挑剔。
高冷如戴里克也忍不住好奇,“羊肉里面的濃湯是新鮮鱈魚骨熬成的濃湯,你剛才第二道菜應該就已經準備好構思了吧?我有兩個問題,其一,濃湯是怎么灌注進去的;其二,魚子醬很新鮮,是如何保證和湯汁的味道配合如此默契?”
喬智并未隱瞞,“在華夏的漢字當中,鮮是用魚和羊湊成,華夏有一道菜叫做魚羊鮮,利用魚肉和羊肉的鮮美,混合碰撞,達到更加鮮美的境界。在烹飪的過程中,我用勺子進行拍打羊肉,從外面看不出任何端倪,但羊肉內在肌理卻是已經被拍散。在熬煮的過程中,鱈魚骨的湯汁被中空的內部吸入其中,出鍋前,在恰當的時候,用注射器,將魚子醬注入內部,因此便形成了內有乾坤的效果。”
喬智說得很簡單,烹飪的過程極為復雜,要求對火候和食材足夠熟悉,換成其他廚師根本沒有辦法完成。
強烈的好奇心使得戴立克想要看看羊肉的內部構造。
醞釀很久,戴里克終究還是用餐刀將方塊羊肉從中間切開。
濃湯和魚子醬從側面彎曲,羊肉內部并不是一個空洞,而是彎彎曲曲的通道,難怪剛才使用麥桔桿時,需要一定的吸力。
“這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