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昭業臉色一僵。雖然有這樣的規定,但又有誰真的當過真了?
如果再進徐佩蓉一個位份那就與何婧英一樣是太孫側妃了,但現下,皇上將蕭子良放回了超重,能堅定站在他這邊的老臣不多了。
少頃,蕭昭業微微一笑道:“佩蓉若是能順利誕下皇子或公主,自然是要進位份的。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徐大人怎可如此拘禮?”
徐孝嗣又道:“佩蓉與婉瑜不同,佩蓉是嫡女,身份原本就是不一樣的。”
徐孝嗣話未說清楚,但聽的人卻明白。徐佩蓉是嫡女,莫說是太孫側妃,就算是太孫妃也是當得起的。
蕭子卿鼻子里重重地哼出一聲:“徐大人,我看你前線打仗是個縮頭烏龜,后宮的事情卻積極得很吶。”
徐孝嗣臉騰地就紅了,吹著胡子罵道:“蕭云長,你說的什么話!一旦開戰勞命傷財,以我大齊的國力根本就無法持久迎戰!”
蕭子卿毫不留情地回道:“誰他媽要持久應戰了?你們這些人只會紙上談兵,兵貴神速懂不懂?我們若不先發制敵,難道等著北狗先動手?那樣就不勞民傷財了?”
何胤在冰糖銀耳湯的水霧里抬起眼睛看了何婧英一眼。見何婧英微垂著眼眸,聽見蕭昭業那樣說,一雙漆黑的眸子仍然沉靜如水。何胤心里嘆道,阿英總算是長大了。這樣的成長,何胤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何婧英莞爾道:“殿下談事情,妾身就不打擾了。”
蕭昭業沉沉地看著何婧英,不置可否地揮了揮了手。
何婧英走出去,南書房的門在她身后輕輕關上,也將南書房里壓抑的空氣盡數關在了里面。何婧英終于重重地吁出一口氣來。
何婧英藏在袖中的手中,有一張紙條,被她攥在手中,這是剛才何胤給她的。
何婧英回頭對歲蓮吩咐道:“我們回瑤華殿吧。”
何婧英對徐孝嗣不放心,雖然跟蕭昭業提過幾次,但都被蕭昭業不耐煩地打斷了。蕭昭業的態度很明確,何胤與徐孝嗣都是他必須倚重的大臣,而有徐佩蓉在東宮,他與徐孝嗣的利益是一致的。
但何婧英卻覺得不妥,徐婉瑜死在梅院,徐孝嗣難道那么輕易就接受了?徐孝嗣不是王慈。徐婉瑜雖不是嫡女但卻是徐孝嗣與寵妾所生。徐婉瑜的娘親難產而死,所以徐孝嗣格外疼愛徐婉瑜,否則當初也不會由著徐婉瑜那般胡鬧,由著她嫁入南郡王府做個妾侍。
何婧英出不了東宮就只好讓何胤去查。
自從進了東宮,蕭昭業就急于切斷她與過去的聯系,急于讓蕭練存在的那段時間徹底的變成歷史。無論從何婧英的行為方式,還是她接觸的人,蕭昭業都希望何婧英能回到以前。
何婧英在東宮里如同金絲雀,有最好的飼料,最精美的籠子,但是沒有自由。東宮不比王府。東宮屬于后宮,外臣不得入內,只要是蕭昭業不發話,連何胤都不能來看她。即便是曹景昭這樣曾經一起出生入死過的,現在想說上兩句話都很難。
據何胤的說,徐孝嗣除了在徐婉瑜靈前慟哭三日后,就沒有其他動作。對于蕭昭業提出的納徐佩蓉為妾的提議也是欣然同意。最近除了將家里另外一小女兒嫁給西昌侯的兒子之外,并沒有與其他朝臣有過密的往來。仿佛徐孝嗣的確是與蕭昭業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同盟關系。
何婧英將紙條點燃,放在香爐里燒掉。
現在朝中眾臣,還是以王家勢力最大,徐孝嗣為何會將嫡女再送到東宮來做一個良娣?徐家與何家不同,徐家的功勛是在武帝這一朝才建立起來的,既與前朝無瓜葛,也沒有到功高蓋主的地步。所以徐孝嗣的選擇明明有很多。無論他去投靠竟陵王還是安陸王,都能得到重用。如果要利益最大化,像王家那樣與幾位有勢力的親王都建立這樣的姻親關系才是最明智的。然而徐孝嗣卻似乎孤注一擲選擇了蕭昭業?
事出反常必有妖,蕭昭業偏偏當局者迷。
先太子為儲君之時風光一時無兩。就因為當時的太子舍人王融心懷怨恨投靠了竟陵王,狠狠地坑了先太子一把,將當初穩坐儲君之位的先太子拉下神壇,還落了一身的頑疾。當初若不是因為王寶明,先太子絕不會只是被拘禁幾日,恐怕當初的太子早已換了人了。
有這樣的前車之鑒,何婧英不得不防。
徐佩蓉在后宮如何作妖她可以不管。但如果徐孝嗣要反蕭昭業,那么就可能將蕭昭業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何家必然會受到牽連。
無論蕭昭業如何待她,她與蕭昭業早已是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