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后,張曉枝微醺著,走在大路上,大街上此時有了一些小販,快要到除夕了,此時街上掛滿了紅色燈籠,小商小販為了節慶熱鬧,也都在攤子一角掛上小燈籠。
張曉枝走著走著,看到一個小攤位在賣首飾,她忍不住駐足,看了看,都十分喜歡,挑選了好一會才離開。
她走著走著,卻不知不覺走到了周府門前。
她想走進去,卻被下人們攔住了去路。
“在下想要見貴府夫人!”張曉枝說道。
門口小廝見這個女孩似乎是宗門之人,想到近幾日來,幾個宗門人解救了一大批被困的村民,這件事早已傳遍整個鎮子,不由得多了幾分敬畏。
門口的小廝客氣地說了句“稍等”,便趕緊進去通傳了。
等候之際,張曉枝抬頭看了看這府邸,她對此處并不算很熟,年幼時有點印象,那時候還是極簇新的府邸,油漆耍得也格外亮光。
幾年過去了,這里似乎還是舊了些,不過在宜山鎮,依然是最豪華的府邸。近日依然沒有了前幾日的冬寒料峭,家家戶戶也準備過除夕了,把門口掛上了紅紅的燈籠,只是這周家的燈籠與別家不一樣,是白色燈籠,上面寫著黑色的“奠”字。
張曉枝不禁生出一些感概,畢竟這喪事與自己有關。
不一會,那小廝便出來了,通傳張曉枝進去。
張曉枝走進院落,果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院子舊了些,但是依然可以看出所用的都是最好的木材搭建,場地十分大。
下人把張曉枝領進大堂,周夫人早已穩穩坐在那里等著。那婦人見了張曉枝,卻是一臉警惕,她并不知道,自己的女兒是張瑞芝投胎轉世,所以對于張曉枝的到來,既覺得意外,又覺得不開心。
這周夫人雖然一千個恨一萬個恨周滿,周滿剛死時,覺得解氣。可是認識貪心的,在那日時,覺得能活著已是萬幸,可時間久了,便又覺得床邊清冷,自己成了寡婦一個,孩子沒了父親庇佑,難免對張曉枝生了幾份怨恨。
但是既然答應了張曉枝不把周滿的真正死因說出去,便也信守諾言沒有對外透露半個字。
張曉枝入堂坐定后,那周夫人微笑著吩咐下人上茶,便說道:“我還在月子里,實在不便見風,不知道張仙師有何指教?”
言下之意是,有話快說,我沒空跟你閑聊!
只是對于張曉枝的到來,她心里是十分不喜的,她不知道這個女子到這里來,又想做什么,想必其實也沒什么好事,所以語氣也帶著幾分不耐煩。
張曉枝劍這周夫人對自己也沒啥好語氣,內心自然能理解,但是并不生氣,只是端起桌邊的茶盞喝了一口,淺淺說道:“過幾日就是這寶寶的滿月了,我很快就要回去了,所以......”
張曉枝從劍柄空間里拿出來一個小小的紅色錦盒,打開錦盒,里面綴著一個小銀飾,那銀飾是她剛剛在來的路上的買的。
那是一個小小的,精致的月亮,因為寶寶出生在晚上,所以她特地挑了一個有月亮的首飾,銀飾不算很貴重,但是這是張曉枝能拿出來的最好的禮物了。
不知道寶寶會不會喜歡!
張曉枝把銀飾遞過去,下人接了銀飾遞給周夫人,周夫人拿著銀飾淡淡掃了一眼,原本她以為張曉枝要來威脅她,討點銀兩過生活,可沒想到,張曉枝竟然是給寶寶送禮物來的。
她有這么好心?怕是又有什么不為人知陰謀詭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