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抓了壯丁,一個被本國經過的士兵給帶走了!”她說得風輕云淡,眼角還是克制不住滲出了淚。
這個家太不幸了,戰爭來臨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是能置身事外的。
為了保全孫子,不遠千里奔波,張曉枝不由得心里對老婦人多了三分同情和敬佩。
“節哀!”張曉枝一邊把烤好的魚遞給老婦,一邊拍了拍她的肩膀。
老婦看到魚,咽了咽口水,卻把魚撕給孫子吃了。
“那你們大可以不必跑那么遠!這一路太奔波了!”張曉枝說著。
“我們相信巍公子!他說能把我們帶到一個安全的地方,我們便跟著他!”老婦動容道。
張曉枝還想說什么,卻感覺到一個小手在拍她的肩膀,張曉枝回過頭,卻看到那老婦的孫子手里努力地拿著一口大鐵鍋。
有鍋?甚好。
張曉枝連忙架起鍋,從湖邊舀點水,往里面丟了十幾條魚,又從那些老鄉手中討來鹽巴。
張曉枝又讓史軻從附近的山林里找了些野菜來,一起煮了。
不到一刻鐘,一大鍋又香又甜,泛著乳白色的鮮魚湯出鍋了。
張曉枝招呼其他的老鄉一起來吃飯。幾乎每人盛了一碗,喝得美滋滋的。
他們這段時間來吃得都是保存了好多天,甚至發硬發霉的糠粑粑,哪怕是糠粑粑,也沒吃飽過,更別說一頓熱飯菜,甚至在這冬天里的一碗熱湯。
這些人吃完魚湯,都忍不住一陣困意,想躺下睡覺了。
張曉枝看到那白發少年在默默地收拾著地上被難民弄得亂七八糟的魚塊和刺。
他把刺都收集起來,挖個坑埋了,沒啃食完掉在地上的魚塊或者殘缺都收集起來,抹上鹽,掛在隨身的小托板車底下,用來風干。
這少年可真善良和細心,又勤快,難怪大家都喜歡他。
他面容和善,個性溫潤,做什么都是一副不緊不慢的樣子。
如那淡雅之蘭一般,讓人想親近。
…………
一眾人睡好了覺,覺得精神大振,渾身舒暢,一個個都興致,勃,勃地表示要抓緊時間趕路。
不管是他們,張曉枝自己都覺得自己都是處在這種狀態之中。
這魚魚湯的確鮮美,但也不至于功效如此,張曉枝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正想著呢,忽然聽到一聲凄厲的慘叫。
“我的天哪,是哪個作孽的干的好事啊!”
一個約莫二十多歲的男子從山上串了下來,看到那一堆還沒吃完的魚,捂住胸口,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我的小娜,寶珠,大白呀,你們怎么了啊?”男子幾乎帶著哭聲叫起來,抱著一些特別少見的品種的魚,哭了起來。
哭了一會,轉而狠狠地看向張曉枝這邊。
“這……這是你養的魚?”張曉枝艱難地從喉嚨里突出幾個字。
“是誰?是誰把魚都殺了?”男子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