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判斷一名選手能不能成為職業選手要看多久。”
周揚笑著問道。
這個問題拋給大家,大家也仔細的想了想,丁飛首先說道;
“3個月-6個月。”
“半年時間吧。”
林薇也給出了她的答案。
安然也大概知道了周揚是什么意思,如果按照周揚的意思,憑借周揚的號召力和規范性,說不定真的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半年。”
“電子競技這東西太吃天賦了,有沒有天賦會很容易顯現出來。”
鹿瑞也道。
電子競技這個行業,他不像足球,有的選手即使矮一點,但是他可以用技術來彌補,或者是用射術,速度來彌補,有的選手慢一點,他同樣也可以用技術來彌補。
但是電子
(本章未完,請翻頁)
競技不行,任何一個從事電子競技項目的工作者都明白這一個道理。
這個是吃絕對天賦的,沒天賦你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選手,但是永遠成不了頂尖的選手。
天賦,努力,這兩個是電子競技最重要的兩點。
但是在同樣努力的情況下,支撐一名選手到達山頂的,就是天賦。
完全不夸張,這句話任何一名普通人都能理解:
同樣兩個人,有可能一個人打了4年的時間,還是6000分,而另一個人打了半年就10000分了。
這個道理誰都懂,這就是天賦的差距。
“你想把這個學習周期縮短?”
鹿瑞也算是聽懂了周揚的想法,突然之間,他的腦子里也突然將所有的事情理通了,如果是這樣的話……
真的有可能變成正規的學院。
“Bingo。”
周揚打了一個響指。
“現在電競學院被人詬病的一個很大原因就是,過去打4年游戲出來人廢了。”
“但是真正有職業圈的工作者來指導,讓他們進行職業化的練習,不出半年的時間,什么人時候從事職業,什么人不適合從事職業,都能夠看的出來。”
“所以1年是一個很好的時間。”
“對于所有有想法從事電競的學生來說,這是他們的一個出路,1年時間,就算是失敗了回學校還能接著從事文化課的學習。”
“但是如果成功了,他們一定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選手。”
周揚的話也讓大家震驚了,沒想到周揚思考的這么遠。
這樣細細想來,感覺很多問題都避免了。
大家也都驚訝的看著周揚,明明是同齡人,總感覺周揚比他們大一輪的感覺……
一個20歲的年輕人就要開學校了,這怎么聽怎么覺得有點扯淡啊。
但是偏偏周揚考慮的太全面了,甚至是雛形都出來了。
高額的學費是不可避免的,什么事情都會有一個門檻,這是現實的因素,不可能讓每一個想打電競的年輕人都來嘗試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