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傳來的聲音,真是不怎么悅耳,說話的語氣,更像是社會上的那種黃毛:
“天橋哥?”
天橋哥?是哪根蔥?林楓根本不認識。
顯然是打錯號碼了嘛!
但對方既然稱呼了一聲“哥”,再加上林楓打算今晚就把手機里的電都用光,好充電。所以,別浪一克電就一克電,林就沒有掛掉,只朝對方“嗯”了一聲。
也許很多人都無法從“嗯”里面聽出聲音的區別,除非性別不同。對方又開口說:“天橋哥,我收到一個消息,‘逍遙游’網吧想轉手。”
除了“天橋哥”又多出了一個“逍遙游”網吧來!
林楓聽潘成說起過,吳海和蔣衛星現在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泡網吧。在1999年網吧還是新生事物,林楓倒是有興趣多了解一些。
于是又“嗯”了一聲。
對方可能覺得“天橋哥”想聽,就又繼續說:“天橋哥,‘逍遙游’的小老板陳昆,應該是遇到資金問題了,說不定沒一個月就得跑路呢!所以,這個網吧,是賤賣。”
網吧賤賣?
這是很有價值的情報啊!
林楓的興趣就更大了,于是又“嗯”了一聲。
對方有些著急:“天橋哥,黃毛我覺得,這可是一個機會啊!”
黃毛?剛才林楓還在猜想,就憑對方的口吻,就像社會上的黃毛。沒想人家還真叫“黃毛”。這事真是,敢再巧一點嗎?
先不去管對方到底叫什么,林楓很想繼續聽下去,到底后面還會有什么有用的消息。
林楓就又“嗯哼”了一聲,比剛才多了一個“哼”。
只有不說話,只用鼻音,才能防止對方發現自己打錯電話了。
果然,黃毛好像沒有發現異常,又在那里繼續說:
“天橋哥,這是一個難得的抄底機會,他這個‘逍遙游’網吧一共10臺電腦,當時開這家網吧,他花了七萬五。現在,他賤賣,三萬塊,估計就能拿下來。關鍵那些機子都是全新的。
天橋哥,我是沒錢拿下,否則我早動手了。可是天橋哥,你有錢啊。我感覺這網吧,一準能賺錢。”
能賺錢?能賺多少錢?
林楓在前世的高中時代,還是一個憤青,并不是技術男,因而對網絡并不敏感。他第一次去網吧,還是上大學以后了,之后才漸漸發現了互聯網的魅力,投身到了互聯網的創業浪潮之中。
但那個時候,網吧行業已經遍地開花,過了暴利期。
所以,在1999年的時候,網吧能有多賺錢,林楓還真不知道。
這黃毛應該知道,林楓就又提高了聲音,“嗯?”了一聲。
很明顯,這“嗯”的聲音里,帶著疑問。
對方一聽,怕這個“天橋哥“會否決,就掏心掏肺地解釋說:
“天橋哥。你還真別不相信。他網吧里的機子,每小時收20塊一個人,十臺電腦平均每臺一天用4個小時,一天的收入達到800了。”
每小時收20元?這可是在1999年啊,你特么怎么不去搶啊!
這么貴,竟然也有人去網吧上網?
林楓回想了一下,自己接觸網吧的時候,應該是在兩年后,當時網吧里一小時的上網費好像已經降到5塊錢了吧?怎么會相差這么大?
這不正從一個側面說明,網吧賺錢的黃金時間,其實也就一兩年時間,之后也就只能賺點辛苦錢了。
不過想想也是。90年代初,磚頭大小的大哥大,又不方便攜帶、信號又差,卻要一萬多一部;奧迪剛剛引進國內的時候,五六十萬一輛,二十多年過去了,通貨膨脹這么多,卻只要一半的價格就能買到。
市場上這種東西多了,就不值錢了。
所以,電話那頭的黃毛說,“逍遙游”網吧每小時的上網費要20元,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不過,林楓有一點覺得奇怪,為啥每臺電腦一天平均使用只有4小時?這里面肯定有問題啊!
在互聯網起步不久,家庭電腦還是奢侈品的時候,這個網吧簡直就是會下金蛋的雞。但,這雞的主人,卻快要資金鏈斷裂,瀕臨跑路。這老板,自身也有問題啊!經營不善的罪名是逃不掉了。
正在林楓這邊浮想聯翩的時候,那邊的黃毛卻有些著急了:
“天橋哥!雖然800塊一天,可能太少了一點,你這里看不上。但是,我覺得網吧這塊,過幾個月,肯定能大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