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家是過完初三走的,他們在家里呆了三天,趕回去過初五,因為京城好像流行破五。
反正二叔一家是來去匆匆,期間初二的時候,姑姑張瑩一家,也過來拜年,張于家算是吃了個全家宴。
幾乎每年都是這個程序,吃完飯后,一家人所有都在一起拍個照,算是一年一張全家福。
每每看著這些一年一年拍出的全家福照片,張于就總在心里祈禱,希望這個家,這照片里,永遠都不要少了誰。一家人,齊齊整整的,那才叫一家人!
其實張于已經滿慶幸了,只是他們家是和和美美的,一年到頭還能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頓團圓飯。要是和那些,三天兩頭打架鬧矛盾,為了金錢利益而弄得一家不如陌生人,甚至成為仇人的家庭比,他們家簡直是太好了。
二叔家雖然離得遠,不是那么親近,但是終歸是一家人。姑姑家離得近,雖然因為他們忙生意,很少回來幫什么忙。但是人在跟前,有什么事的時候,也是隨叫隨到。
所以張于家里是幸福的,是美滿的!而這樣家庭長成的孩子,心里是健康的,是陽光的!
……
初四早上,送走了二叔一家,張于和老爸老媽,三個人坐火車到昌縣,然后又打車到姥姥家。
老媽于芳因為工作的原因,一年也回不了幾趟家,所以一般過年的時候,她都會多住幾天。而這幾天,也是姥姥家人最多,大團圓的日子。
姥姥姥爺有子女五人,三兒兩女,張玉老媽于芳排行老三,她上面有兩個哥哥,下面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
張于大舅二舅都在昌縣,只是一個在家務農,一個在縣里做生意。而小舅小姨則是上大學后,留在了省城工作安家。
家人多了,一年就很難聚到一起,所以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有機會聚到一起,大家熱鬧熱鬧。
因為照顧于芳,還有小舅于華和小姨于佳兩家,所以每年聚會都安排在初三以后,初八以前。因為過了初八工作的就要上班了,而初三以前都要走走親戚朋友什么的。
快十點的時候,張于一家到了姥姥家。一進門,就聽到屋里嗡嗡嗡的聲音,應該有很多人在說話。
果不其然,進屋以后,就看到姥姥的屋子里,滿滿當當的都是人。炕上坐滿了,地上有坐著的,也有站著的。
姥姥姥爺,大舅大妗子兩口子,大表哥一家三口,二表哥一家三口,二舅家三口人,小舅家三口人,小姨家三口人,總共十九口人,把個屋子塞得滿滿當當的。
現在張于家三口人一來,這都沒地方下腳了。
“哎呦!我大姑來了!大姑,我可想死你啦!”坐在炕沿門口的于國玫,看到撩門簾進來的于芳,蹭一下就跳到地上,一把抱住于芳的胳膊晃悠個不停。
“玫玫這丫頭,就是招人疼!來來來,讓大姑看看,在外面讀書受苦了吧?你看看,這都黑了,還瘦了!”于芳因為沒女兒,非常喜歡這個侄女。
再加上,小時候于國玫和張于一起長大,她那會不放心兒子,經常回來看看。這一來二去的,也就對同樣住在奶奶家的于國玫喜歡的不得了。
而屋里頭,角落里著的兩個半大孩子,一個男孩叫于國簫,女孩叫王心悅,是小舅于華的兒子和小姨于佳的女兒。
于國簫看著正對著于芳撒嬌的大姐于國玫撇撇嘴,嘟囔道:“馬屁精!這么大人了,還學人家小孩撒嬌。”
而他旁邊的王心悅,則是文文靜靜的,聽他說完,只是笑而不語。
炕上坐著的姥姥、大妗子、小妗子,還有小姨幾個女人,除了姥姥外都起身,想要迎接于芳。
“哎呦你們就不別動了,都是家人,客氣啥!”
說著話,于芳拉著于國玫的手,也脫鞋上炕,挨著炕頭上姥姥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