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統這一項是對身體能力的強化,有很多種分類,沒有直接說明是什么超級英雄的能力,但大致能夠通過能力的名字猜得出來所屬的英雄。
比如“氪星血脈”,這個毫無疑問就是超人的能力了,而“蜘蛛體質”則是蜘蛛俠的能力。但是也有一些比較模糊的,比如“超級士兵”,這個也不知道算是冬兵還是美國隊長的能力,不過李天宇覺得也沒影響,對比一下這些能力,也確實就是個名字不一樣而已。
本質上來說都是超級人類,身體能力加強,沒別的特殊能力,也沒什么區別。
除了這些超級英雄之外,也有動漫中的能力,比如“賽亞人殘裔”、“忍者血統”之類的顯然就是七龍珠和火影忍者的能力了,每個能力后方都有強化的數值和一些說明。
李天宇仔細查看了一下,這些身體能力就算名字各種各樣,但基本上就是增加力量、敏捷、體質、精神力四種屬性,區別在于屬性的多少。
力量是提升人物的力氣,每一點提升一噸的力量與承受力;敏捷是提升人物的反應力,每一點能夠增加“子彈時間”狀態百分之十;體質是提升人物的抗打擊能力,每一點增加能夠承受的傷害百分之十;最后的精神力,則是增加人物的魔法值。
其實大部分血統所提升的能力值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也有一些血統,除了能力值之外還附加了一些被動。比如“氪星血脈”,這個初始LV1的時候就提升10點力量,3點敏捷,10點體質和0點精神,但是會附加一個被動“致命弱點:氪石”。
這個“致命弱點:氪石”的具體效果是,在受到氪石類物品的影響或者被氪石類武器攻擊時,屬性提升效果降低百分之九十。但是在這個“百分之九十”后面還有一個標記,顯示為“90/80/70/60/50%”,也就是說這個效果隨著升級,應該會有所降低。
但盡管如此,不同能力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比如賽亞人血脈,LV1居然只提供3點力量、2點敏捷、5點體質和0點精神,但是賽亞人血脈的被動效果則是“越戰越強”,每提升一級提升的屬性加成為兩倍,而且每次受重傷之后人物屬性翻倍,最多可翻倍五次。
“哎呀,這個游戲真有趣!”李天宇頓時來了興致,然后查看起“能量”來。這個其實就是所謂的“魔法值”了,但是能量不一樣也影響到了學習的能力。比如選擇了“查克拉”就是學習忍術了,“氣”則是使用龜派氣功和元氣彈之類的。
第三項特殊能力,則是指的惡魔果實、寫輪眼、變身浩克之類的特殊能力,而且有些特殊能力需要前置能力才能學習,比如“寫輪眼”就需要“查克拉”才能學習。因為能力太過繁多,李天宇一時之間也很難下定決心。于是一邊瀏覽一邊思考起來。
其實,動漫和電影作品對這里的各項能力沒有太大參考值,就比如超人雖然在電影里能力值幾乎是無敵的,但是在這游戲里面是經過平衡的,提升的屬性值并沒有那么夸張,初始也不過是10/3/10/0而已,而超級士兵的屬性都有5/5/5/5,其實差不太多。
但是血統、被動、能量和能力一定要互相搭配才行,搭配得好相輔相成,搭配的不好就很尬了。就比如超人血統的成長屬性是不加魔法值的,這表示魔力會很少,如果搭配寫輪眼這樣及其花費魔法值的能力,那肯定會不倫不類發揮不出威力來。
“賽亞人也不錯啊,雖然前期弱了點,但大后期肯定厲害,如果再搭配一點自愈類的能力,或者動物系果實能力肯定很強。”李天宇一邊翻滾著屏幕一邊自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