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作為天啟四神僧之一的弟子,青炎連續幾日站在鎮南關的城墻上祈禱,當第四日的晨間天空竟然真的陰云密布,而后下起了瓢潑大雨。
“兄弟啊,你這嘴是不是去湛露寺的時候被開了光?這雨怎么說來就來。”
“歪打正著而已,這你也信。”青炎雖然嘴上謙虛,但心中著實后悔不已,如果早知如此就應該設下個七星壇唬一唬他們了。
不對,七星壇好像是道家的,幸好沒這么干,不然自己的幾位師叔師伯還不得把自己大卸八塊了。
這幾日下來,青炎對嶺南十萬邊軍的分布有了大致的了解。鎮南關作為天南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防線,自然會布下重兵,總共有六萬人馬,而后向東五百里的鬼門關為了以防萬一留下了五千人。
其余三萬多人馬安排在了西北寧州的姚關,雖然北上玉州的路線算得上是千難萬險,但南邑人想攻打姚關的困難程度卻比前陣更甚。
“這幾日下來我發現王爺的言語之中總提到父王,他二人以前是不是經常在一起啊?”青炎疑惑道。
“聽你這么一說好像還真是,但他從來也沒跟我說過,有機會你我要好好問問。”
鎮南關是典型的軍鎮,除了邊軍便只有其家眷在關城中,但朝廷也不可能平白養著這些人,家眷們自然就在關城中做些小生意,久而久之也還算熱鬧。
“二位殿下,王爺有情。”
走下城墻,一名小校便上前稟報。
來到帥帳,董破虜負手望著地圖,頭也不回的道:“如果不出意外,南邑主力還需三四日才能抵達鎮南關,你二人可有計策破敵?”
董歃想都沒想便回答道:“當然是據守鎮南關了,青炎的糧食不日便會到達,只要我們不主動出擊,憑借著關城之險,南邑人用不了多久便會無功而返。”
“青炎,你來說說。”
“回稟王爺,董兄的話不失為一條妙計,但兩個月前到底有多少糧食運到南邑手中我們無從知曉,如果對方的糧草比嶺南還多,那到時候我們才是不攻自破。”
董歃疑惑道:“不會吧?十萬人的糧草可是極大的數目,南邑人能在撐上一兩個月就不錯了,難道偷運糧食的數量能有那么多?”
“這只是其一,如果對方遠離海岸線再次偷運糧食,或者在崖州附近的某個荒島上事先囤積,只憑玉州幾十艘蒙沖是斷然發現不了的。”
“第二,咱們要是據守城關,你讓我上哪去殺十個將領啊!”青炎笑罵道:“你要真讓王爺這么干,到時候昭兒第一個拿灼日刺你。”
董破虜回身笑道:“能破則破,最不濟也要滅了他一半人馬。”
“王爺,鎮南關外的地形基本上都是丘陵,平原極少,想要在關外扎營與鎮南關互為犄角并無可能,我思來想去除了與南邑硬碰硬,也只有一計可能破敵。”
“.........”
-----------------------(我是分割線)
桂寧城北,官道的遠方行來長長的隊伍,每一名士卒的面容都有些憔悴,但扶著糧車的手卻緊而有力。
史戰拍馬來到等候多時的青炎身前,“殿下,卑職幸不辱命,除了府兵用度,沒有丟失一顆糧食。”
(本章未完,請翻頁)
“你一路辛苦,將糧食運到桂寧城中,你便好好歇息幾日吧。”
“請問殿下,南邑人可曾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