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老臣說出心目中人選之前,想問問諸位同僚,西涼在二十多年里沒有發兵南下,是因為什么?”
眾人只覺得這問的不是廢話么,當然是因為老并肩王的百里京觀,使西涼膽寒了這么多年,要不然憑借著充足的馬源和彪悍的民風,西涼又怎能當三國之中的縮頭烏龜。
“看來諸位同僚都沒有忘記當年的鐵盂山之戰,老并肩王如神兵天降大破二國聯軍,尤其是西涼的損失最為慘重,而現今他們發兵南下不過是因為老并肩王失蹤罷了,如果在樊寧城再打出并肩王的旗幟,相信西涼絕對會聞風喪膽。”
在夏侯晟發出詢問的時候,青炎就已經在心中問候了對方全家一百遍,但奈何根本改變不了什么,這老狐貍真就這樣推薦了自己。雖然知曉夏侯晟說的十分有道理,可如此一來自己很有可能再次領兵出征。
“所以老臣斗膽不推薦聲望經驗更加豐富的懷化大將軍,而是推薦并肩王爺率領王師支援荊州。”夏侯晟說完便緩緩退了回去。
趙璟在一旁仔細觀察著青炎的表情,待見對方眼中閃爍著寒芒之時,就知曉其肯定是有什么顧慮,所以不再猶豫上前一步道:“兒臣認為長陵侯此言差矣,并肩王雖然打了幾場勝仗,但其經驗并不豐富,望父皇另擇合適人選。”
“非也非也,并肩王在金陵城下大破叛軍擒獲賊首趙艮,其后又在鎮南關殺得南邑哭爹喊娘,難道這些還不足以證明并肩王是最合適的人選?”趙驤一反常態支持自己恨之入骨之人,只因為想跟自己弟弟唱反調。
“皇兄這番話有些不負責任,金陵城下之時并肩王不過是率領著兩千騎兵而已,鎮南關一戰也只是作為副將協助嶺南,其并沒有統帥數萬大軍的經驗,如果貿然命其掛帥誤了大事,這個后果又由誰來負責?”趙璟據理力爭。
青炎心中十分感動趙璟所為,但此刻越來越多人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尤其是靈帝,雙眼緊緊盯著自己從未離開過,便知曉再不開口是不行了。
“陛下,臣覺得自己就像吳王所說,經驗并不豐富,何況此戰關乎國運,倘若真的沒有攔住西涼大軍,那臣有何顏面再自稱為南趙臣子,死后又有何顏面見趙家英靈。”青炎盡量將自己說的不堪大用,只求靈帝不要真點自己的將。
“愛卿,你還記不記得春獵之時,朕與你說的話?”靈帝突然問道。
金華殿中的人并不知曉此事,除了柳公公服侍在側時聽到了些只言片語。而青炎當然將靈帝的話記得一清二楚。
【倘若你以后能與諸葛幼麟成為我南趙雙壁,那北伐中原平定天下便不再是空談.....】
“回稟陛下,臣不敢忘卻。”
“既然如此,那愛卿可否為南趙挺身而出,或者說你有沒有決心抵擋住西涼鐵騎?”
“臣.....臣作為趙家兒郎,萬死不辭。”
說完這句話,青炎便將一切顧慮拋置于腦后,暗想如果自己父王在此,定然不會瞻前顧后,只要國家有難絕對第一個站出來保土衛疆。
靈帝臉上終于浮現出笑容,“看來愛卿真的記得朕當時說的話,也不枉朕對你給予的厚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