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娘的!那船上肯定是他,沒想到緊趕慢趕還是遲了一步,繼續給我射!所有的箭務必在半盞茶內全部射光!”胡不歸望著越來越遠的小舟,用不了多久便會到達百丈之外,到時候就算拐子馬的射程遠,也是力所不及。
“胡建軍,不如卑職去尋水軍!”
“太遲了,如果不將船上的人射死,用不了半炷香就會到達東岸,唉....天不絕他啊。”
“胡建軍這般看重船上的人,可見對方的身份極為特殊重要,何不派快馬通知北燕那頭,讓他們幫忙攔截一下,相信這個面子還是會給的。”
回想起出發前百里疾的話,胡不歸深深嘆息。
---------------(我是分割線)
趙國大儒曾經說過,冀州乃圣賢之淵藪,帝王之寶地。東河以上,西河以來,南河以北,易水以南,膏壤千里,天地之所會,陰陽之所交,沃野千里,民人殷勝,兵優糧足,所謂神州也。
在當年趙國時期,除了都城邯鄲,黃河以北就屬鄴城最為重要,不因其人口與沃野,只憑前倚大河,背靠高山,進可攻退可守的天然地理位置,就足以成為北方王朝的重中之重。
如今鄴城作為北燕都城已有二十余年,經過長期的擴建與經營,已經穩穩壓過長安一頭,大有與金陵并駕齊驅的態勢,即使規模照比金陵尚小,但繁華程度可與之爭天下珠輝。
鄴城之中,除了代表著至高皇權的明光宮,就屬太子府最為重要,朝中大臣都知曉皇帝的十多個皇子當中,最為看重的只有太子乙虒,儲君之位牢固非常,用不了太久定然是北燕第三位帝皇,所以往日里太子府上的賓客絡繹不絕,門檻在這些年中都不知換掉多少個。
如今迎回南趙的扶瑤郡主,老并肩王之女,更是讓些嗅覺靈敏的大臣望風而至,這不,還沒到卯時,許許多多的朝臣自發出現在城門之外,等待著使團回京。
“國師,你我都不喜歡拋頭露臉,又何必硬拉著我湊這個熱鬧。”
“大將軍此言差矣,此次使團的正使是李某舉薦的,與南趙結為盟好的建議也是李某建議的,迎娶扶瑤郡主依然是李某的主意,如今三個目標全部達成,當然要親自迎一迎太子殿下。”李颎從袖中掏出一張芝麻餅吃了起來。
乙虒的表情十分不情愿,“但這跟我有什么關系?”
“我的大將軍啊,你是真傻還是裝傻,咱們陛下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要我看很快就會跟趙靈帝一樣,如果你不在殿下登基之前留個好印象,那豈不是太虧了。”李颎含糊不清道:“也不知怎么的,好像跟趙靈帝索命似的,自從他駕崩之后,咱們陛下的身體是急轉直下。”
“國師是否言重了,我乙虒從不喜歡拉幫結派,無論誰做陛下,我都會傾其所有效忠于他,豈是阿諛奉承之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