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開胃菜,只怕一會兒你要吃不下了。”阮先生不緊不慢地吃著自己面前的一盤菜,似乎那一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小撮菜她能吃十分鐘似的。
“還是請阮先生開門見山吧。”歐陽北燕并沒有吃東西,她向來是個急脾氣的人,也不大會給誰留面子。
女人還是不緊不慢,放好了刀叉,喝了一口清水又用餐巾在自己的嘴角抹了兩下才悠悠說道:“年輕人太浮躁。好吧,那我們就從一個故事開始。”
隨后阮先生講了一個發生在八十年代初的故事。
1979年三個在美國留學的年輕人突然被招募進了一個臨時科研隊。說突然是因為這次招募毫無預兆,而且三個年輕人也并非天賦異稟之輩除了原籍為華夏之外再無特別之處。
三個年輕人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到集合地點報道,接待的人也沒有給三個年輕提供更多信息。還是事后很多年,阮先生根據自己的調查知道那次招募他們三人的原因也只是因為他們的國籍。那次所謂的科研考察活動其實是一個多國參與的研究項目,而研究的目標是一個墜毀在華夏南部邊境山區的外星不明飛行物。也就是因為墜毀地點在華夏,所以中方提出科考隊伍里必須有中方科研人員才會批準那次科考活動。那時華夏剛剛從動蕩中恢復正常,難以找出像樣的科研力量,而這三個在國外留學的年輕人便成為了唯一而又迫不得已的選擇。
跟隨著隊伍深入云南腹地,三個年輕人過了幾十個吃吃睡睡的日子以后的某個夜晚突然被幾個軍人帶到了一個黑色石箱內。石箱從外面看上去大概只有三米見方,但內部空間卻似乎大了幾倍。石箱內壁上刻著繁復的符號,那符號不似蝌蚪文也不似象形文字,但從直覺上又很確定是某種文字。
但他們的疑惑沒有持續很久,一個頭領給了他們一冊手稿,讓他們按照翻譯手稿把石箱壁上的文字翻譯出來。后來他們知道,幾個在他們之前進入這里的科學家已經或死或瘋了,而他們這幾個菜鳥也因此變成了真正的唯一之選。他們手里的筆記本就是那些科學家這幾天的研究成果。
經過半個月的研究,三個人終于知道了黑石箱的秘密。但那時候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在石箱內埋頭鉆研時,負責安全的部隊正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而這變化開始于那些人的大腦深處。等他們從黑石箱里出來時,那些人看他們的目光已經如野獸在看著獵物一般了。
三個年輕人察覺到了那些人的變化,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帶著從黑石箱子里拿到的東西逃出了營地。
兩天之后,三個年輕人再次回到了營地,可那里已經再沒有活人,就連那個巨大的黑石箱子也憑空消失了。
在深山中跋涉了幾十天之后,三個年輕人終于回到了人世間。他們看過黑石箱內的秘密,知道這件事的重量便本能地躲了起來。他們一方面開始深入研究手里的資料,另一方面也是通過各種關系打探關于這次科考的消息。
漸漸地,他們被自己拿到的資料震驚了。那是一份記錄著外星科技的資料,一份遠遠超越了當時人類認知的資料。而關于那只科考隊的信息仿佛被憑空抹去了一般,就連一些高級官員對那次科考也是一無所知。
認定自己并沒有什么生命危險之后,三個年輕人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一個人選擇了結婚生子過起了平常人的生活,另外兩個人選擇遠走他鄉希望有朝一日能把外星人的科技付諸實施。
講到后來,阮先生的一雙眼睛開始不停地對著唐柔上下打量。
“看來他已經成功了!”女人贊嘆了一句。
不算長的一個故事被不斷端上來的食
(本章未完,請翻頁)
物分成了若干段,但唐少還是大概聽明白了。
“難道叔叔是三人之一嗎?”歐陽北燕問道。
“當然,而且是三個人中最癡迷于外星科技的一個。后來他找到了正處于事業低谷的E時代創始人任千重,然后就有了她。”阮先生說話時眼神一直都在唐柔身上游走著,就像在欣賞一件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