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有些失落地走了,留下牧青云獨自練習。
四伯失望,牧青云也不在意,他明白問題出在哪里?
他在那里練習,性格沉穩,通達的四伯,一反常態,比他還急。
這也怪不得四伯,牧家江河日下,危機存亡。
他年紀已大,時日無多,自然想有生之年,看到牧家崛起。
只要有一點能改變時局的苗頭,氣性便跳脫起來。
而牧青云本是沉穩堅韌之人,不是天資聰穎之輩,學本事得要時間慢慢地浸潤。
練習火球,腦袋是四伯的,手腳卻是牧青云的,動作怎么會達到要求。
四伯黯然離去,牧青云并沒有立即開始練習,而是全身放松,他閉上眼睛把四伯的每一個動作在腦海里放映了一遍。
因為修行了《五行鍛神訣》
可以集中神識,輕松自如地調控氣囊內的靈氣。
按照四伯教的,通過意識,讓靈氣通過經脈運行到右手食指指尖,這一動作他練習了十幾遍后,終于能熟練地做到。
這讓他小小興奮了一把。
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什么天才,根本比不上那些,一兩次就能掌握了動作要領的驚艷修士。
只有持之以恒,無數次的重復,他才能取得小許的進步。
或許四伯對他有些失望,接下來的十多天,四伯都一直沒有出現。
當十六天后,四伯來到教授牧青云火球術的地方,看這小子火球術修煉得怎么樣。
遠遠地看見牧青云,運轉火球術,靈氣從十個手指尖逼出體外,形成了十個小小的桃子大小的火球。
然后一甩手,十個火球砸向十丈開外,聲勢倒是不錯。
這讓四伯驚艷了一把,一般的人只能在掌心形成一個大火球,而這家伙竟然把火球搞到指尖上去了。
難道他不懂得在最后時刻,把火球匯聚到掌心再打出去嗎?
通過詢問,牧青云還真是不懂得在最后時刻匯聚。
在四伯的指導下,終于匯聚了一個大火球,把地面砸出了一個小坑。
坑雖然不大,卻也標志著火球術,牧青云已經初步掌握。
接下來只要勤加練習,熟能生巧即可。
接下來的練習下,牧青云也沒有完全聽從四伯的吩咐,在最后時刻凝結成一個火球。
而是前一把甩出十個小火球,后一把凝聚一個大火球甩出去。
這樣不停地交替練習。
四伯先是嘀笑皆非,譏笑他,火苗在指尖上跳舞,好看不適用。
為什么不能凝聚成一個火球?而是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隨著牧青云甩出的十個火球的威力越來越大,間距也在一點一點地擴大時。
他算是明白這小子打算另辟捷徑,開創一門新的火球術。
如果這火球術用于群戰,分襲多人,雖然不能造成致命的傷害,但在關鍵時刻,可以援助隊友,幫隊友爭取一點優勢。
有時候,就是那么一點點優勢,就決定了勝敗的走勢。
四伯一拍腦袋,感嘆,真的是老了。
同時又想到這小子學習火球術才十六天,那不就是說明他學習法術的速度很是驚人。
他實在搞不清這小子,手把手地耐心地教,效果卻遠遠不如輕描淡寫,隨便地教授一下。
知道這個規律后,四伯再也沒有手把手教過牧青云,一種法術他只是講一遍,示范一次,就立刻走開。
再隔個十天半月地去看他一次,牧青云差不多就學會了,有時候還給你搞出點新花樣。
四伯對此,也就見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