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了煉氣第二層,牧青云又來到了四伯的洞府,
在檢查牧青云的丹田情況后,四伯神色如常,他告訴他,在太玄宗的牧青瑤已經煉氣第三層了。
言外之意,他這個度是不是有點慢了。
同時告訴他,煉氣二層,該學學劍法了,叫他帶上他父親的留下的凌云劍,明天老地方見。
第二天,在密林之中,四伯開始講述劍術。
“劍為君子器,劍道便是王道!”
在修真界,劍是用得最廣的一種法器,俗話說十個修士九人劍,雖然有些夸張,但也說明了劍使用之廣。
初學者按照教授者的要求來學習劍術,照貓畫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樣的境界謂之“摹”境。
就像練字一般,是在“摹”練字。
每天,日不錯影,堅持不懈,一套劍法從招到式,再到套路,練劍者就會有幾分形似。
這樣一兩年下來,摹境必成。
此個境界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見異思遷,今天學這一套,明天學那一套,見識又淺薄,分辨不出優劣。
就好象一個人爬山,今天見這座山秀逸挺拔,立刻就登山,還沒到半山腰。
又見那座山更加雄偉新奇,舍棄昨日之山,又開始爬今日之山。
第三天見另一座山更加千奇百怪,更加吸引眼球,更加心靈震撼,不爬還等何日?
到頭來一座山都沒有爬到山頂,都停在中途。
劍法也是一樣,初學劍法者,在劍法一途,見不多、識不廣,根本無法分辨出劍法的優劣。
因此每逢一套劍法,都感到大為有用,便改車易轍,練將起來。
過了十天半月,又見了另一套劍法,還會棄舊圖新。
于是乎,朝秦暮楚,蜻蜓點水,最終,根基不深,基本功不牢固,形成不了自己的東西,必將一無所獲。
因此,這一時期,關鍵是選準一套適合自己的劍法,堅持不懈練下去,慢慢地悟下去,方能見其效。
四伯不愧沉浸教學幾十年,說起劍道來頭頭是道。
牧青云點點頭,有些崇拜地看著四伯。
四伯滿意地笑笑,道:“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我們牧家祖師遺留下來來的。
名聲赫赫的基礎劍法,飛靈劍訣,又稱飛靈九劍,屬于一階極品武技,也是無限接近二階武技的存在。
可是,這本武技只有上半本一式五劍的口訣,是個殘本。
這飛靈九劍的特點,
當使出這一劍時,在對手眼里見到的就是九劍朝他擊去。
其中只有一劍是真實的,具有攻擊力的,其他的都是假象,讓人防不勝防。
這部劍法雖然只有半部,它的威力不亞于一般的二階武技。
如果能找到下半部,估計這部劍法應該算是三階武技。
牧青云問道:“這下部劍法,在太玄宗也沒有嗎?”
這部功法是我們老祖因機緣巧合得到的,并且認為在一階武技中,飛靈劍訣絕對是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