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北漠國的某山某寺廟,寺廟雖小,但五臟俱全,八百羅漢菩薩橫列其中,正中心坐落著一座巨大的佛祖法像,面色莊嚴無比。
然而,在其下方卻是跪著一名面容清秀的小和尚,和尚雙手合十,口中在昵喃著佛經。
兩旁香爐中的檀香裊裊,朝拜的香客一批又一批,其中不乏一些青春年少的姑娘,每次朝拜之時,一雙雙美眸都是時不時的瞥向他,一臉羞紅。
“阿彌陀佛....”
寺廟方丈躬身送走廟中的最后一批來朝拜的香客,轉身看向那依舊跪在地上的身影,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冥冥自有定義,天意不可逆,一切都無外乎因果循環罷了。”
了緣雙眸幽閉,跪在巨大的佛祖法像面前,嘴唇一動一動,沒有回答方丈的話。
看著了緣依舊如此,沒有絲毫起身的意思,走到他的面前,嘆了口氣,“大師,您都在這跪了一下午了,那山門外的小施主也站了一天,這天色漸晚,本寺要閉寺了...”
寺廟方丈的話音落下,不多時,了緣睜開雙眼,看著眼前那巨大的法像金身,迷茫道:“方丈,你說我佛能夠聽見我的祈求嘛?”
寺廟方丈嘆了口氣,雙手合十朝著法像金身深深一禮,“阿彌陀佛,貧僧也不知道,不過我佛慈悲,當年也曾割肉喂鷹,相信如果有緣,一定可以聽到大師的虔誠祈禱。”
了緣有些失望的閉上了雙眼,呢喃道:“從小師傅就告訴小僧,我佛佛力無邊,但如今戰亂四起,每每看見那些流離失所的施主,小僧嗔念就抑制不住的增長,難道我佛也無法解決我的問題嘛?”
“阿彌陀佛,我佛講究的不過是一個緣字,天地之間自有因果循環,每個人從出生一來都有因果,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方丈搖搖頭,說道。
“修緣?”了緣睜開雙眸,不悲不苦道:“不與命爭?命中注定?”
“都說我佛普渡眾生,小僧我自小就常伴青燈古佛,每日吟誦佛經,那又為何卻無法普度那些深受戰亂之苦的施主?”
“這就是我佛的普渡眾生?如此那我日夜禮拜又有何意義!?”
了緣越說越激動,站起了身,腳步更是不自覺的朝后退了一步。
寺廟方丈閉上了眼,面無表情道:“阿彌陀佛,天意不可逆,天命不可改,
(本章未完,請翻頁)
佛曰:佛渡有緣人,但其中卻不包括那些不信佛、半信半疑之人,天雨之大不潤無根之草,佛法寬只渡有緣之人,一切早已注定,大師你..著相了。”
對此,了緣卻是搖了搖頭,“非小僧著相,小僧每日禮佛,如今嗔念甚起,為何卻不見我佛前來渡我?難道這就是所謂的普渡眾生?小僧實是不明白。”
“一切自有因果循環,都是天意注定好了,大師又何必徒增心煩?”寺廟方丈看了眼廟外,又道:“天色即逝,大師何必于此糾結?”
了緣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方丈所說,小僧心中都知曉,但就是那一抹執念扎根在心中,揮之不去,既然佛渡不了我,我又何必天天禮佛?”
“阿彌陀佛,佛曰: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方,正念,正定,八癡所為,所謂執念即心境,不過貪、嗔、惡,此乃現世小乘佛法所訴,修行即是明心的過程,大師你可明白?”
了緣頓時瞪大了雙眼,皺著眉道:“方丈是說小僧心境不全?動心了?”
寺廟方丈淡笑著點了點頭,“大師深宅寺院修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修小乘佛,如今入世修行,世間的紅塵骷髏甚多,時間一久,難免被那些花紅柳綠所遮蔽了雙眸。”
看著了緣逐漸明悟的雙眸,繼續笑道:“修行之中,所有出現在其生命之中的人無一是多余之人,皆為命中注定,她會教會你一些你從未碰觸到的一些東西,你也許會因此開心,憤恨,嫉妒,而你也正是在這種接觸之中漸漸明悟,此便為成長。”
“大師問為何不普渡眾生,倘若世間的人沒有惡念,沒有一絲己欲又何必來求佛之庇護,佛渡有緣人,一心向善,唯心而已。”
了緣微閉雙眸,彎腰行禮,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原方丈才是得道高僧,論佛理,小僧不如。”
寺廟方丈哈哈一笑,道了句佛號,“阿彌陀佛,貧僧只是一屆山野僧侶,倒是比不上大師。”
“那依方丈所言,何為大乘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