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修士的修為境界層次分明。
修為有“納氣”、“血脈”與“罡氣”等,有前期、中期與后期,其中又細分為一至九層;
境界有“初識”、“變化”與“領域”等,有前期、中期與后期,其中又細分為一至九重天。
修為境界的高低雖決定了修士力量源泉的大小,但決定修士實力高低的還是得看他們手段的強弱。
修士的各種手段數不勝數,修士階段分為九階,每一階又分為下中上三品,當然,還有屬于同一階卻邁入下一階的極品手段。
大致上來說,每相差一品其威力便要乘以或除以三左右,每階的極品手段相當于下一階的下品手段。
再加上屬性生克、屬性分等、靈術與武法差異,各種手段的威能便能用數值表示高低,這便是所謂的“常規實力值”。
手段的品階雖是如此劃分,但并不意味著擁有同等威能手段修士的戰力相等!
首先便是修為境界的壓制,若是同“期”的修士還好說,只要二者“常規實力值”相仿,二者在客觀上就能斗上一斗,所差的便是施展手段速度地快慢、持續作戰能力的長短等;
若是不同“期”,修為境界的壓制便會完全展現出來,即使雙方的實力相同,但雙方的承受能力卻相差不少,這里便要提起煉體修士所長的“物抗”與通靈修士所長的“靈阻”了。
“物抗”是對物質的抗擊能力,“靈阻”就是對靈氣的阻礙能力,而生靈一出生就有或高或低的“物抗”與“靈阻”。
“同期”修士自身的“物抗”與“靈阻”相差不大,也許需要十數道手段才能看出差異。
而“不同期”的修士卻因修為境界中“質”或“量”差距的原因導致“物抗”與“靈阻”相差不小,也許別人施展兩道手段造成的傷害就需要你施展三道同等威能的手段才能做到!
所以說,就算凡人的攻伐手段達到了修士的一階上品乃至極品手段威力,他們也幾乎不可能正面戰勝同實力的修士。
畢竟二者的“承受能力”差距除了跨越了“期”之外,還有可能差了三重天或三層的修為境界。
至于大修為、大境界,它們之間的“物抗”與“靈阻”相差更大,承受能力便要以倍數計算。
一般而言,“物抗”對靈氣也有一些阻礙作用,畢竟氣血中也有不少靈氣;“靈阻”對物質的抗擊能力雖弱,但靈氣也能干預物質。
而修者在靈武同修的情況下,“物抗”與“靈阻”就會相互疊加,所以修者的“承受能力”便得到了不少提升。
屬性的等階也會增加“物抗”與“靈阻”,如蕭純元在對戰猿鳴山大首領之前就領悟了木火屬氣血,他的物抗就達到了五行單一屬靈血六層妖獸的程度。
再加上“物抗”與“靈阻”的相互增幅,當時的蕭純元便有了五行單一屬靈血七層妖獸的“物抗”、五行單一“性”初識六重天妖獸的“靈阻”。
所以蕭純元才能在斬斷猿鳴山大首領一臂時,沒被猿鳴山大首領一腳踢成重傷。
此時在前往第三前線的路上,蕭純元就在考慮自身戰力問題。
他借助陽屬氣血施展的常規實力已經達到了一千五百左右,已經是五行單一“屬”靈血七層妖獸的兩倍實力,而“物抗”勉強達到七層妖獸水準、“靈阻”剛到六重天妖獸層次。
面對靈血修為的妖獸倒是好說,就算是靈血九層妖獸也要命中他的破綻才能一擊重傷他,更別說他還有“金紋青藤”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