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當代人類學史的定義,將人類的進化史簡化為五個階段:
1.0時代,由古猿到能人,時間線大約是2500萬年前(母星歷,以后類同)到300萬年前,進化的標志**件是能直立行走,能使用和制造工具。
2.0時代,由能人到直立人,時間線大約是300萬年前到20萬年前,進化的標志**件是完全直立行走,腦容量增大,學會使用火。
3.0時代,由直立人到智人,時間線大約是20萬年前到西元2050年,進化的標志**件是基因,面孔,身高,大腦以及繁殖等重要生命參數日趨穩定,并且發展出文字,藝術,宗教,科技等重要的文明要素。
4.0時代,由智人到神人,時間線是西元2050年到西元2395年,時間非常短暫,但是進化的標志**件卻都是劃時代且振奮人心的——基因編程,人工智能,星際殖民,征服衰老等。
這是一段高速發展又動蕩不止的時期,人類通過科學技術實現了飛天遁地,登月逐日甚至是長生不老等曾經只存在于傳說故事里的“神通”,完成了跨星系級別的大規模殖民,卻被一場措手不及的人工智能革命終結了“人已成神”的幻夢。
5.0時代,由神人到非人(無限人),時間線是西元2395年至今。
人工智能與人類分道揚鑣后,社會生產力大幅下降,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思潮攢動,人們開始嘗試不同的進化發展方向。比如基因進化,機械化改造,多腦合體共生,等等。
然而,一個在4.0時期就未曾解決的問題開始被無限放大。
那就是征服了衰老并不意味著征服了死亡。
雖然身體的任意器官都可以更換,但若是大腦受到了不可逆轉的損傷,換一個空蕩蕩的新大腦顯然毫無意義。
這里存在著巨大的矛盾——人們迫切需要發展和進化自身,但又不能承受腦損傷帶來的死亡風險。
而解開這個死結的,正是后來的星際第一寡頭——阿芙斯(音譯,意譯為趨近)公司。
2395年6月,阿芙斯公司發布了可以將人類的意識和記憶從大腦解析下載出來的芯片,命名為L芯。
第一代L芯是一顆邊長為8mm的微型金屬立方體,運算處理能力相當于智商800的人類,容量可以供一名科學研究員持續使用500年,24小時耗能約200卡路里(大卡)。
L芯里的內容會定期同步給“軒轅”(結構復雜的云計算機,里面保存了所有L芯內容的備份,是整個5.0人類文明的基石),以防止因芯片的損壞而丟失里面的內容。
自此,在L芯和“軒轅”的強大支撐下,意識和軀體分離,個體死亡的風險被降低到了無限小,生命的枷鎖就此釋放,人類自由了。
這應該是最好的時代。
然而,當肖陽滿懷希望地進入一個存檔注冊點,第一次試圖與“軒轅”連接的時候,醒目的紅色error投影和冷漠的警告聲澆醒了他的美夢。
“存檔失敗,訪問被拒絕!存檔失敗,訪問被拒絕!”
晴天霹靂!
他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在社區學校接受基礎二次教育的時候,他曾經問過當時的輔導員賈森一些有關L芯的問題。
“L芯損壞了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