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2361年的時候,第九研究所可能曾經在這塊區域布置了一套包括草原,濕地,沼澤,雨林等等在內的完整生態圈,并且構建了相應的食物鏈,確保生態圈內的原生種生物都能夠在這套成熟的體系內達成生,老,病,死的生命循環。”
肖陽一直保持著警覺,心頭忽然一動,察覺到似乎有東西在悄然接近。
“肌肉男,你在磨蹭什么?快一點啊!”
威廉正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情緒幾乎是一點就爆。
“停一下,右后方好像有不明生物在接近我們。”
肖陽右手托舉著“輕薄的假象”,左手輕抬至耳側,做出一個傾聽的動作:“速度不快,應該不是沖著我們來的。”
“我看一下。”
威廉轉過頭,調整一下夜視儀的視距:“三個同種族的恒溫動物,兩大一小,懷疑是一家三口。最大的大約身高3米,其中肩高1.5米,脖子修長,體型厚實,品種未知。”
“我覺得問題不大。一般而言,長頸恒溫動物大概率是草食系的。”
閆雄緊繃的神情放松下來,不慌不忙地分析道:“長長的脖子有利于吃到高處的樹葉或果實。至于肉食系動物,它們不需要這么長的食道。”
“我同意你的推測。但即使草食系動物也不能掉以輕心——就算它們本身不能構成威脅,如果引來了食物鏈上游的捕食者,麻煩可就大了。安氏獸就是現成的例子。”
放下抬起的左手,肖陽的眼神依然銳利而嚴肅:“我想我需要收回剛剛的打洞論,似乎有點太過兒戲了。從目前得到的信息來看,這個場景如果沒有‘輕薄的假象’,通過的概率幾乎為0。”
繼續往東北方向走,除了最開始遭遇的安氏獸群和途中偶遇的草食系長頸哺乳動物家庭組,他們一行人還遇到過三次過路的未知生物和一次大型的陸地版鯨落。
一只死亡的英卓克獸(拉丁文名paraceratheriumtransouralicum,也稱為長頸犀行獸,在2500萬年前的漸新世,重達15噸的它們是在恐龍之后,出現的體形最大的食草動物)尸體正在被五種以上的肉食性動物啃食。
這些荒原上的捕食者們彼此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食物鏈關系,但是在大自然的饋贈面前,它們暫時放下了恩怨,一起盡情地享受著不用花力氣的超級饕餮盛宴。
一路走來,雖然整體的大環境仍舊晦暗無光,但是一行人已經感覺到了周圍的地貌發生了顯著的改變。
空氣中的濕度持續增高,腳下的地面也從松軟干燥的質感逐漸變得泥濘黏濕,往往一腳踩下去,要深陷淤泥15-20cm才能再拔出來走下一步。地面的野草愈發茂盛,有些已經長到眾人大腿高度的位置。
與此同時,周邊的體感溫度卻出乎意料地降低著,雖然他們一行人的身體素質和裝備都不受溫度變化的影響,但是荒野區域體感溫度5-10攝氏度,熱帶濕地區的體感溫度至少也應該在20攝氏度以上吧?
那么實際上呢?
當前的體感溫度,可能已經低于零下10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