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柳青和老黃自然而然的默契的轉換了話題。
“挺木牙交器,這玩意據說是燧人氏的發明。不過隨著問鼎天下之后,這東西就成了類似于皇權一樣的神器。安陽博物館中的那一尊我見過,有著四千多年的歷史,很標準的帝王器皿。那么這里的這一尊是個什么樣子?”
“奇怪就奇怪在這里。這里是商周時期的遺跡,這一點不僅是蘇建得出結論,也是不少專家學者判斷出來的。但是這一尊挺木牙交器的樣子雖然同樣是主干三峰岔立,但主體卻是一顆樹的樣子。”
“樹?”
“嗯,殘骸高度為一米五,通體為青玉制成,除了沒有發現樹葉的殘存物,其余的枝椏,甚至連樹表的各種紋路都清晰無比,是中國先秦時期玉雕中極其罕見的寫實派雕刻風格。三峰刃的角度也很有意思,根據我的推測,你剛才看到的三道月光沒有錯的話,應該是直接照在那三峰刃上的。”
老黃皺了皺眉。
聽著柳青的敘述,手指在虛空中不停的比劃著。
三峰岔立?
形體為樹?
“這個空間應該是神女山的頭顱處吧?”老黃突然瞪著眼睛看向了柳青,一臉震駭的問道。
柳青笑了笑,很是得意的說道:
“我還以為你真的變遲鈍了,到現在還沒有發現。嗯,那三道月光就是從神女的雙目以及印堂處直接過來的。但是印堂處也和眼睛一樣能夠匯聚月光的話,那會是什么就不用我再說什么了吧?可是到這里就有意思了,在中國的宗教歷史上,第三只眼的出現,基本上和佛教同時出現的。
至于佛教什么時候傳入我國的,大體上都說是漢朝,也有說是秦朝時期就有了。不過最早不會超過春秋時期,畢竟喬達摩悉達多就是在那個時候才出生。可這里是商周時期的遺址,中間可是相差快兩千年了。”
老黃搖了搖頭,直接掏出了平板,點開后嘩啦了半天,才放到了柳青的手中。
“你眼前的這個東西是個玉覆面,就是覆蓋在死人臉上的玉器。這種東西從夏商時期就已經出現,周朝時期達到了頂峰,并且為玉覆面的等級做出了相當多的規定。
絕大部分都是利用玉器的邊角料打制而成,一般來說分為六片,二十四片,最多的是三十六片。不過凡事皆有例外,1997年秦家山二號古墓中出土的玉覆面就是一整塊墨玉制成。”
柳青看了老黃一眼,沉聲說道:
“我知道,這玩意還叫瞑目。這和我說的有什么關聯嗎?”
“你往后翻,那一套青玉六件套玉覆面的中間那枚玉片上是什么?”
照片拍的很清楚。
而且分成了好幾個不同的角度,燈光也很好,可以說整個玉覆面的所有細節都展現了出來。
直接點擊放大,中間的那枚玉片清晰的展現在了柳青的面前。
一枚和眼睛很相似的東西就刻在那枚玉片之上。
為什么說很相似?
因為刻的是一枚圓球。
圓球上一層層的雕刻著類似于花瓣一樣的東西。
看著就像是一枚松塔。
松塔?
還在印堂玉片之上?
“這就是說這就是傳說中神奇無比的松果體嘍?”
“按道理應該是,不過誰也不清楚為什么古人會將松果體剝離出來雕刻在玉片之上。不過這和我們現在的問題沒有什么關聯,我只是想要告訴你,古人對于印臺這個位置的重視程度遠超我們的想象。至于為什么,很抱歉,所有的專家都沒有告訴我答案。”
“這個玉覆面什么時候弄出來的?”
“這個不是你該知道的,我們繼續吧,推測下為什么挺木牙交器會以這樣一個姿態樹立在這里?”
柳青拿出了手機,同樣調出了一張照片遞了過去。
“這是唯一的一張照片,看完后就知道我為什么說這件牙交器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