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覺得自己身上這個金手指很像是一個逗他玩的玩笑。
可在現實的情況下,他除了依靠這個系統,他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提升自己。
他不想自己成為職業球員后,還要再枯坐一年冷板凳,最后卻被裁掉,重新回去當個普通的公司職員。
李達除了自己要努力訓練外,最大希望還是在身上這個系統。
于是李達花了大量精力來研究這個系統。
可是直至CBA聯賽正式開始了,他也沒能研究出如何增加新的能力。
這不禁讓他有些氣餒。
這樣的情況,他根本就別想有機會上場比賽。
而事實也是如此,CBA開始后,連著十場的比賽,李達根本撈不到半分鐘上場的時間。
主場的比賽,他還能到現場去免費看球隨便為球隊鼓掌喝下彩。
客場的比賽,他就連一起去的資格都沒有。
可以說,李達真的混得特別慘。
唯一讓他覺得心里稍稍平衡的是,龍獅隊里并不只是他一個人混得這么慘。
那個劉洺宇,還有另外好幾個球員都跟他一樣的情況。
而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只能是怪龍獅隊的成績太難看了。
在龍獅隊參加的這十場CBA比賽里,只取得了兩場勝利。
這樣低迷的戰績,讓威爾頓都急得滿嘴燎波。他怎么敢讓李達這樣的球員上場?
別說李達了,國內球員里,尤其是后衛,有機會登場的都沒幾個。
也就幾個內線球員和曾令旭這位絕對主力的出場時間比較多。
像羅智和馮甜這兩位征戰CBA多年,實力也得到認可的后衛,也就場均五六分鐘的出場時間而已。
而李達還發現,這種情況不單單是龍獅隊,其它的CBA球隊也基本是如此。
實力強勁的球隊還好一些,常有大比分領先的機會,年輕球員就能撈到多一點的出場時間。
另外由于基本上都有兩個鐵打不動的外援占據了兩個位置,國內球員的機會變得比較少。
哪怕是上場了,能有表現的機會也很少。
就拿龍獅隊來說,有三個外援,雖然只能最多同時上兩個,但卻占據掉大量的輪換機會。
剩下的三個位置中,也只有一個屬于后衛的位置留給國內球員。
但基本上是曾令旭占據著大部分時間,剩下的就是羅智和馮甜這兩位老江湖來瓜分了。
從這樣的現實情況來看,李達真的完全沒有機會。
意識到這個問題讓李達特別的沮喪。
他甚至因此在懷疑自己是不是就根本不適合當職業球員。
雖然李達很沮喪,但在訓練中卻還是每每都全力以赴的。只是他的沮喪情緒卻還是讓人感受得到。
曾令旭這位李達在球隊關系最好的隊友就安慰他:
“李達,別灰心。你的努力大家都看到了。我相信,教練也一定看到了。后面的比賽你會得到出場機會的。”
“那就承你吉言了。”
除了這么回答,李達也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這么多場比賽過去了,連比賽大名單都進去過,李達是真的沒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