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頓的建議真的挺合情合理的。尤其是讓李達自請下放發展聯盟這事。是正常情況下非常好的建議。
以NBA的實際情況來說,不是前十名的新秀都很難一開始就得到重視和培養。
在常規賽這種事關季后賽名額的比賽里,像李達這種二十來順位的新秀,是不可能得到太多上場時間的。能得到個場均五分鐘的上場時間都算不錯了。
而實際上,在公牛隊過去的這十場常規賽里,別說他這個不受待見的,隊中的其它邊緣老球員都沒什么機會。像之前被李達打爆過的老鳥邁克.詹姆斯也沒得半分鐘的上場時間。
常規賽開始后,公牛隊其實打得并不是太好。經常是輸一場贏一場的,而且難有大勝。沒有垃圾時間,做為新秀球員自然是很難得到上場時間的。
更何況李達還不怎么受主教練錫伯杜的待見。
可是李達卻不想去發展聯盟。
對一般人來說,下放發展聯盟絕對是最好的選擇。可問題是李達不是一般人。他擁有打爆系統。
發展聯盟的對手對他來說,太弱了。他很難從發展聯盟的球員身上獲得NBA級別的能力。
只有留在NBA,他才獲得最快的成長速度。
李達自信自己的能力只要能得到上場的機會,他就能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下放發展聯盟,絕不是李達愿意接受的選擇。
于是,李達去找福爾曼,向他要求兌現承諾。
當初簽約的時候,福爾曼向李達承諾,會給予他足夠的上場時間。最少25場的上場機會,并且不少于10分鐘的上場時間。
李達畢竟是福爾曼自己選下來的,可以說是他的嫡系。
而且,李達當初單挑贏過邁克詹姆斯和澤布爾的事,讓福爾曼覺得李達要打出來的希望非常大。
他覺得李達現在當個角色球員完全是夠格的。
現在李達根本沒有得到上場的機會,這是不給曼爾曼面子。如果李達最終因此被廢了,那更是在打他的臉。
于是,福爾曼就開始向錫伯杜施壓。
迫于福爾曼的壓力。錫伯杜在接下來對陣丹佛掘金隊的比賽里終于派李達出來。
終于能夠上場了,早就憋壞了的李達自然是準備好好地大展拳腳一番。
可是哪怕是替補階段出場,錫伯杜并沒有安排球權給他。理由是他打的是得分后衛,應該由其它人來組織。
沒有球權在手,而隊友又不愿意把球傳給他,這使得他很難獲得出手的機會。只能是把精力放到防守中。
李達覺得做好防守也同樣是體現自己的價值。
可讓他郁悶的是,往往是他才上去打個一分來鐘,然后就會被錫伯杜換下來。
錫伯杜倒是仍然有時不時派他上場,可每一次都是一分鐘左右就換下來。哪怕最后一節的垃圾時間也是如此。
雖然整場比賽下來,李達最后竟然撈到了五分鐘的出場。可他瑪,每一次只有一分來鐘的上場時間,他連汗都還沒出來呢。更別能有什么表現了。
而最讓李達郁悶的是,這種上場模式,他連被別人打爆都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