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連畢摩、蘇尼都不信,何來信仙?仙不過是虛無縹緲的傳說罷了,我這一生只信自己。”奢崇明聞言失笑一聲,回道。
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還處于原始宗教的階段,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和萬物有靈的觀念普遍存在于社會當中。本民族的祭司“畢摩”、巫師“蘇尼”在彝族地區有一定的影響,這種情況在川、滇毗鄰處的大、小涼山較為突出。
畢摩是彝族傳統宗教中的祭司,在彝語中“畢”為舉行宗教活動時祝贊誦經之意,“摩”意為長老或老師。
彝族人認為祖先去世后靈魂照樣存在,可給活人以禍福,所以要加以崇拜,祈求其給子孫降福。彝族認為人死后有三個靈魂,其中一靈魂守火葬場和墳墓,一靈魂歸祖界與先祖靈魂相聚,一靈魂居家中供奉祖先的靈牌處。但無論哪一個靈魂,其是否安適都關系到子孫后代的興衰禍福,因此需要祈求祖先的佑護。
安靈與送靈儀式是彝族盛行的兩個重要祭祖活動,皆是由該族的畢摩主持。
蘇尼是彝族社會中的巫師,“蘇”在彝語中意為“人”,“尼”意為作法術時的情景。
蘇尼并非世襲,男女均可擔任,法器主要為羊皮鼓和木槌。蘇尼不懂經文,也不誦經和主持重大祭祀活動,其主要社會職能是施行巫術,驅鬼治病。
想到此,黎安明搖頭笑了笑,說道:“那便是了,既然大王也以為仙不過是虛無縹緲的傳說罷了,又何以為我是仙人呢?”
頓了頓,黎安明接著說道:“我不過是意外傷重,感覺像是死過一次后想了太多罷了。至于為何有準備?那不過是我們用來改土歸流時防備各土司罷了,沒成想你們奢氏卻早早的撞了上來。”
這話半真半假,黎安明當然不會告訴奢崇明事情的真相的,就算說了對方也不會信。
黎安明說完后,一時間相顧無言。
對黎安明來說,他主要是想見一見這個歷史上為禍西南、給大明落下了最后一塊落井石的土司頭子罷了;而對奢崇明來說,他也只是想看看這個葬送了他夢想的對手罷了,至于那些疑惑,也只是隨口一說而已。
沉默許久,黎安明才忽然一笑,舉起酒杯說道:“那么大王,最后一杯酒水,敬你這個對手。”
奢崇明見狀也是笑了笑,跟著舉起酒杯,看了一眼桌上的幾個新糧食,最后灑脫一笑說道:“外面的世界或許很大,可能容我的地方,也就一捧黃土,一具薄棺罷了,不過我奢崇明已經過了皇帝癮了,用你們漢人的話來說,將來的史書必定有我一筆,至少不會默默無聞、泯然于眾,這輩子,我奢崇明值了。”
說著,奢崇明一口抿了酒杯里的酒,然后又抓起桌上的酒瓶仰頭灌了好大一口,最后起身轉身邊走邊哈哈一笑道:“哈哈哈,好酒!黎安明,戰場上見真招,就看是我奢崇明葬身于此,還是逃出去繼續我的帝王大業。”
黎安明沒有起身,而是端著酒杯慢慢抿著酒,看著奢崇明灑脫的背影,有些無語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