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就是準提那個不要臉的善尸嗎?”
楊玄在心里吐槽了一句,不過這話他可沒膽子說出來,不然菩提祖師絕對會第一時間把他給趕走的!
菩提祖師提到的這三個問題,老吳并沒有具體交待最終答案,在楊玄穿越前的網絡上,也有不少人討論過這三個問題。于是當下,楊玄開始在腦海中使勁搜索相關的記憶。
“靈臺是心別名,方寸是心大小,斜月是心字底加三點成心,”回憶著前世的記憶,楊玄在心中思索著。西游記里除了靈臺,還有一個‘靈山’。孫悟空學道的過程,可以看成是孫悟空尋找自我心靈的過程,這一點,從孫悟空又稱心猿可以看出。而西行取經的過程,其實和孫悟空的經歷基本類似,也是在尋找各自的內心。
再說方寸。方寸這個詞,本意是“一寸見方”,后引申為指心。只不過方寸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即面積的大小。方寸方寸,肯定是指面積不大的地方,也就是說,須菩提祖師所在的方寸山,其實并不大。為什么這么說呢?樹大招風這個詞大家都知道吧?菩提祖師身為準提道人的善尸,自個兒又是道門中人,當然不能太過招搖,要低調做人,沒必要搞多大的排場。
所以“靈臺方寸山”這句話是指心。
再來看看“斜月三星洞”,這句話也是指心,只不過是從“心”字的筆畫特點上去描述的。“斜月”是指心字的斜鉤一畫,“三星”是心字的三個點畫。
至于菩提祖師的話……佛教的《金剛經》中,佛陀十大弟子,解空第一的便是那須菩提尊者。
“萬象本空,萬法畢竟不可得,一切唯心造。”想到這里,楊玄便在心中有了底了。
“悟玄,已經過去一個時辰了,還沒想好嗎?”菩提祖師見楊玄一直低著頭,冥思苦想,便道,“要不你先回去。我給你一個月的時間去思考,你若是明白了,便來告訴我。”
“祖師,弟子已經想好了。”楊玄當下抬起頭,整了整衣裝,莊重的說道。
“哦,想好了,”菩提祖師見狀,隨即道,“說來聽聽。”
楊玄卻是沒有說什么,而是伸出了右手的大拇指,放在自己的胸口處,微笑道,“就是這。”
“哈哈哈!!!”菩提祖師大笑三聲,不怒反笑,手中浮塵一掃,說道,“悟玄你領悟了,看來你已經知道為師問你這三個問題,是何故了。”
“道心一體,道心所在,即為天道所在,無論是第一題,第二題還是第三題,弟子的答案都只有一個,”注視菩提祖師眼中流露出的滿意之色,楊玄緩緩道,“那就是在心中!”
“確實如此,”菩提祖師點點頭,又道,“既然你回到了為師的三個問題,那么為師自然也且問你,你要學什么?”
原著里孫悟空被問到這里的時候,說什么“望師父大舍慈悲,傳與我長生之道”。
在楊玄看來,猴子真是沒見識!修仙問道之人,哪一個不是追求長生的?
你就算真的想要長生,也要說的含蓄一點。這么直白說出來,自然在菩提祖師眼里就顯得太過功利,道心不純。
也難怪菩提祖師教了他三年就將他掃地出門了。
當下,楊玄向著菩提祖師拜倒,畢恭畢敬的說道:“師尊,弟子想學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