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樣的話,這下打臉可就把他打疼了,也讓他很難再拉下臉,去拉攏西夏。
可就在趙煦和眾臣紛紛猜疑的時候,一道自空中而來,中氣十足的聲音,傳遍了京城上下。
“葉太駕鳳而來,向大宋皇帝借兵三萬!”
趙煦聞言臉色一黑。
瞬間明白了,葉太又上演了那出老戲碼,不走旱路水路,竟然走天路!
不過我讓你進京面圣,就是為了營造皇權不可違逆的聲勢,以挽回趙伯云之死造成的民心動蕩。
你這么一出天神下凡的戲碼一擺出來,還直言向我借兵三萬,豈不把我風頭全部搶了?
聲落人便至。
只聽那一聲鳳唳響徹皇城,鳳雀騰空而起,重新回歸了天際。
而它背上的葉太,卻早先一躍而下,以飄渺若仙的輕功,輕掠入了朝堂之內。
在眾大臣的注視當中,葉太緩步走向了臺階前,一捋衣袂,躬身作揖,道:“西夏駙馬,大宋子民,葉太,拜見皇上!”
趙煦心中的不悅之心稍微減緩。
眾大臣也松了口氣。
還好,還知道自己是大宋子民,沒有尋常江湖人不敬皇權的傲氣,大宋不興跪拜之禮,但也不消人提醒,也知道躬身拜見自己。
多少是免去了尷尬僵持的場面。
趙煦點點頭,道:“葉愛卿平身。”
“謝皇上!”葉太道了一聲,便直起身來,他此舉也不過是不想浪費時間而已。
趙煦俯視著打量了葉太一眼,道:“葉愛卿,早先付行空傳話,說你入京面圣,除去領取封賜之外,還想和朕共議抵御契丹之事,方才又明言借兵三萬,莫不是和抵御契丹有關?”
葉太搖頭,道:“稟皇上,葉太此舉和抗擊遼國無關,但卻是為了江山社稷萬世安泰。”
趙煦看著葉太,道:“哦?葉愛卿說來聽聽。”
葉太負手道:“陛下也知道,臣除去西夏駙馬的身份,還是一名中原的武林人士,所以對于中原武林的格局,也有所見,有所感!
不瞞皇上,荊州郡王趙伯云禍害一州,倒行逆施,視王法如無物的事跡,并不罕見!
包括微臣在內,在我雛弱之際,也有數名至親好友,無辜死于武林人士手中,其中不乏那些名門正派!
可他們的弟子,卻并未因為殺人而償命,也并未根據律法被捕入獄。
時至今日,即便那些被名門正派的宗派,也都成為了大宋疆域的毒瘤,在天子腳下,當上了土皇帝,即便慈悲為懷的少林方丈,也都手染數條人命!”
趙煦擺擺手,蹙眉道:“愛卿所說的,朕自然知道,某些自恃武力甚高的逆徒,仗著天高皇帝遠,確實日子過得比朕還要瀟灑。
可是那些名門正派對我大宋各郡縣的侵蝕,已經入地三丈,難以短時間拔除。
如今正值國難當頭,如果貿然對他們出手的話,恐怕會引起軒然大波,屆時內憂外患……
不過葉愛卿說的也沒有道理,如果是那些邪魔外道,朕不介意借你之手,鏟除他們!”
言下之意便是,名門正派,人家勢大力博,枝葉繁雜,還頂著一個行俠仗義,維護地方公道的名頭。
即便里面有一些敗類和土皇帝,可大多數人是心在正道的。
如果貿然在這種時候對他們動手,趙煦是不會答應的。
不過欺負一下那些悍匪毒瘤,走走形式,收攏民心,和拉攏西夏,趙煦不介意做一做。
葉太抱拳道:“陛下所言極是,如今正值宋遼邊疆局勢緊張之際,確實不能擅動那些名門正派。
可臣乃是中原武林人士,以臣的名義,去將那些為禍一方的毒瘤首腦拔除,以儆效尤便足以。
臣只是一心為民請命,為維護皇室尊嚴而力諫,旨在殺雞儆猴,并無根除名門正派對地方的控制,引起動蕩之心。”
趙煦嘆了口氣,道:“葉愛卿啊,你也知道,如今邊境局勢緊張,這三萬大軍,從何抽離啊。”
葉太負手道:“陛下放心,臣可以替西夏皇太后做主,借陛下三萬精兵一月,還陛下西夏十萬精兵,直至宋遼兩國戰畢!”
“朕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