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僧口吐佛號,前來相救,太阿劍神命其三息之間,退避于視線之外。
可方才兩息,太阿劍神便吐出了一個“殺”字,三萬鐵騎向前沖殺數十丈,聲威震天。
掃地僧嘆然避退,三萬鐵騎令行禁止,止步于山門前。
太阿劍神在少林僧眾悲憤的目光中,怒斥堂堂少林,藏污納垢,而后宣讀了整整三十余位僧眾的姓名,其中不乏數位玄字輩高僧,昔日被掃地僧度化的蕭遠山、慕容博赫然在內。
太阿劍神命一炷香內,交出名單中人,并在同時,一一宣讀諸人罪狀。
蕭遠山,無故殺害大宋良民喬三槐夫婦,山東泰安單家莊全莊男女數十口……合計在錄受害者一百二十余人!
按照大宋律例,當誅!
慕容博,一手挑起了雁門關事件,直接殺害了玄悲大師在內的三十余口人,間接挑起了宋遼兩國仇恨。
按照大宋律例,當誅!
玄清大師,三十年前,為嚴州地界的江洋大盜,燒殺擄掠,奸銀稚女,無惡不作!
直接死于其手之人,在兩百人以上,害的百余戶大宋良民,家破人亡!
按照大宋律例,當誅!
玄樂大師……
太阿劍神一一宣布了這三十余人之罪狀,皆是罪行累累,十惡不赦。
他睨目四周,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誰給你們的權利?佛祖嗎?收留這等大奸大惡之徒,縱容此等惡徒授道傳法,曰為慈悲高僧?好一個少林寺!好一個千年古剎!好一個懸壺濟世的慈悲之地!殺!”
與殺字同時落地的,還有滾滾人頭。
千年古剎,山門染血。
將三十余位大奸之徒梟首之后,太阿劍神策馬而去,留下了一句飄渺之音:“若不是皇帝幾次三番囑托于我少造殺孽,僅憑你這少林寺,古來收留逃犯數以千計,我便要屠光你這山門上下。今日僅為民出頭,以儆效尤,下次絕無留情,高僧犯法,與庶民同罪。”
少室山下,三萬鐵騎分流十撥,三千人為一軍,一軍負責一方,太阿劍神的鐵蹄,在這一年,踏遍了宋朝疆域。
崆峒派。
衡山派。
青城派。
峨眉派。
龍虎山。
……
每一個名門正派都無放過,除去掌教犯法,暫為緩刑之外,其余罪大惡極,為禍一方的門派弟子,盡皆被三千鐵蹄踏破了腦袋。
至于那些因“行俠仗義”,而損害了他人性命的門派弟子,被害者按照大宋律例,罪有應得便也罷了,其中多數是罪不至死,卻被其沖冠痛殺的,太阿諭令:暫且不伐,絕無下次,如若行俠仗義,交予官府便好了。
名門正派尚且如此,沿途那些聲名狼藉的邪教悍匪,也盡數被一一拔除。
太阿劍神為民請命,為民出頭的名聲,傳遍天下,他的威勢也在此役中達到頂峰。
武林人士褒貶不一,百倍于之大宋子民,卻歡聲一片。
“馬踏武林”事件,無疑對大宋的皇權和民心穩固,起到了筑基之效。
而太阿劍神鐵血與懷柔并存的手腕,也并未在江湖人士那里,引起太大的反彈。
因為他之鐵蹄下的人頭,人人罪有應得。
些許組織起來的反叛者,也將報復的目標,對準了太阿劍神,而非皇室。
大宋疆域并無一處真正意義上的叛亂發生,反而民眾歸心于朝廷者眾多。
后人對“馬踏武林”事件的評價總結為了八個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