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孤單中顫抖,可知我實在難受……
鈴聲響起,黃豪杰一看,說曹操曹操到。
“喂!老李,可是有什么好消息!”黃豪杰笑著問道。
“哈哈!黃總,已經談妥了,以160萬的價格收購華高電池公司殼子和電動車生產線,我們不承擔他們的債務,也不要他們的電池生產線。”李建華興奮的聲音從電話中傳出來。
“好!什么時間簽合同?”黃豪杰也高興的問道。
“明天中午在他們電池廠。”李建華回道。
“好!”黃豪杰知道自己的事業要正式啟航了。
2015年10月13日。
黃豪杰和李建華、眼鏡妹子一起來到華高電池廠。
一個白白胖胖的中年人,正在等著他們。
“鄭老板!這是我們銀河科技的黃總。”
“黃總,這位還是華高電池公司的大股東兼董事長,鄭老板!”
黃豪杰笑著伸出手和鄭老板握手寒暄道:“鄭老板,久仰大名。”
“哈哈,黃老板真是年輕有為。”
倆人寒暄了幾句沒有營養的話之后,便開門見山。
李建華臨時請了一個律師過來,雙方看了合同之后,沒有問題便直接簽字確認了。
黃豪杰是以銀河科技的名義控股華高電池公司,占華高電池公司90%的股份,剩下的10%作為員工股份(不參與管理、不能買賣、只有分紅)。
獲得華高電池公司的殼子之后,他連忙去李建華去更改公司名字,改為雷神電池公司。
另外工廠的地址,則選擇在步邊工業區,這里位于汕美城區和海城縣之間,交通方便,基礎設施完善,目前正在招商引資。
李建華和工業區負責人溝通之后,便以一年50萬的價格,租下一塊五萬平方的廠房,合約簽訂了三年,租金一年一付。
擁有廠房之后。
黃豪杰一邊吩咐李建華將華高電池廠中一些適合員工拉過來,同時將電動車生產線搬過來。
自己則在網上向一些設備生產商,采購了需要的設備。
畢竟自己的電池生產線,不同于鋰電池這些化學電池,生產線只能自己搭建。
甚至一些設備都要他自己改造。
雷神一代電池生產線前前后后,這些設備和相關的材料或者器材,消耗了他兩百多萬資金。
終于在11月23日,搭建出第一條雷神一代生產線。
這一條生產線一年可以生產5000噸電池(電芯),如果這些電芯用來制作十公斤一塊的成品電池,可以生產五十萬塊左右。
同時電動車生產線也可以生產了。
不過此時銀河科技的賬戶之中只剩下一百四十多萬資金。
“老李!我們要盡快回攏資金,你去城區、海城縣,租兩家店鋪,作為我們的直營店。”黃豪杰吩咐道。
“沒有問題,我這就去辦!”李建華連忙下去。
吩咐了李建華之后,他又來到雷神電池廠的廠長辦公室。
“黃總!”廠長郭得樂連忙起來。
“我們要生產一千輛雷神電動車,大概需要多少成本!”黃豪杰直接問道。
“嗯!電動車的其他零件,我們可以向配件生產商直接訂購,一套大概在1500元左右,電池我們自己生產成本是270元左右(一顆十公斤),加上其他人員和電費雜七雜八的,大概一輛成本2000元左右。”郭得樂將成本大概給他說了一遍。
“這樣先制造兩百輛!”黃豪杰估算了一下,覺得還是保險一點比較好。
“好的!我馬上去安排采購和生產。”郭得樂立馬去安排生產任務。
12月6日。
第一輛雷神電動車,終于下了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