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已經到齊,我就開門見山了,由于巨大鋰電已經被雷神集團收購了,所以不參加這一次的技術授權。”
王繼富等人神色復雜的看著,已經被雷神集團吃下去的巨大鋰電。
“首先,這一次的技術授權只有三個名額,授權的技術就是能量密度200瓦時每公斤級別的雷神電池,詳細情況你們可以看文件。”
黃豪杰說完,小秘書連忙將一疊準備好的文件,發給王繼富等人。
顯然王繼富等人沒有想到,銀河科技竟然這么大方,直接拿出能量密度200瓦時每公斤級別的雷神電池,作為授權技術。
不過他們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這誘人的好處,絕對有非常苛刻的條件。
果然他們翻看了技術參數之后,文件后面就是技術授權的條件。
首先是1億華元的研發補償費。
接下來是他們每生產一公斤雷神電池,就需要向雷神集團繳納20華元的專利費。
另外還提醒,生產雷神電池需要用到的六種雷神集團特有的催化劑,不在技術授權范圍之內,需要他們向雷神集團購買。
最后就是加入雷神集團組建的華國電池協會。
后面就是一份華國電池協會的規章制度。
寧德電池的老總岳德明看完之后,向黃豪杰問道:
“黃總,你們的條件我可以接受,但是這個名額怎么分配?”
王繼富也跟著問道:“我也想知道,名額怎么分配?”
其他公司的老總們也紛紛七嘴八舌的問道。
“我給你們一個建議,那就是合并,畢竟名額只有三個,當然你們也可以放棄。”黃豪杰淡定說道。
他話音剛落,王繼富、岳德明等人面面相覷起來。
“給你們半個小時的時間商量。”黃豪杰說完便帶著李建華和銀河科技的人離開會議室,將空間留給王繼富等人。
半個多小時之后。
會議室里面,經過一陣激烈的討論之后,終于出了一個初步結果。
首先中航放棄了授權名額,因為他們是國營企業,合并非常麻煩,他們只向黃豪杰提出獲得雷神集團的電芯購買權。
黃豪杰欣然同意了,他也理解中航的情況。
而剩下的比雅迪、寧德電池、津市力神、安省國軒、鵬城沃特瑪、微弘電池、國能電池七家。
比雅迪合并鵬城沃特瑪,形成比雅迪—沃特瑪。
津市力神聯合國能電池,現場力神—國能。
寧德電池合并安省國軒、微弘電池,形成寧德—微國。
至于其他中小企業,很快就會被兼并或者破產。
本來這些中小企業就技術落后,加上規模小,淘汰了也好。
就像電動車行業一樣,當雷神系一統電動車行業之后,得利于行業協會的把控,讓成員企業之間沒有產生惡性競爭,在國際上也一致對外,讓企業的利潤極大的提升。
電動車行業的產業工人,不僅僅沒有大量失業,反而增加了一些,同時待遇工資也提高了一些。
同樣電池行業,也將進入這種情況。
黃豪杰看王繼富等人已經將名額分配了,便和他們商量了一些行業安排。
比如如何細分各種各樣的電池,如何劃分國際市場。
還有雷神集團也知會了他們,不能進入手機和電腦(包含平板)電池市場,在一塊是屬于雷神集團的自留地。
已經是行業老大的雷神集團,當然有資格劃分自己的利益,而王繼富等人也不敢說什么。
如果有一天,他們也研發出可以和雷神電池對抗的電池,那才有資格和雷神集團掰手腕,不然還是夾起尾巴做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