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月來,銀河科技的材料研究所,單單是材料方面的專利就申請成功超過兩千項。
其中石墨烯、碳纖維、人造鉆石等碳材料可以說是突飛猛進。
黃豪杰拿著一塊手機屏幕大小的石墨烯,這是一塊半透明、厚度100納米的石墨烯板。
這個石墨烯板就是通過C31的原子搬運能力制造出來的,100納米的厚度,整整疊加著250層石墨烯。
只見他將這個石墨烯板直接像捏成為紙團一樣,一放開之后瞬間就恢復原狀。
與其說是石墨烯板不如說是石墨烯紙或者薄膜。
事實上石墨烯應用非常廣泛,包括石墨烯電池、石墨烯太陽能發電、石墨烯半導體、石墨烯海水淡化等等。
而目前之所以沒有大規模應用,第一是生產技術不行,導致成本昂貴;
第二就是材料性能非常好,但是存在技術缺陷。
比如石墨烯太陽能發電方面,一個光子轟擊在硅原子上面只能生產一個電子,而轟擊在碳原子上面,卻可以產生三個電子,這就意味著發電量達到了硅材料太陽能板的三倍。
但是石墨烯太陽能板,有一個難題,那就是如何將這些電能從石墨烯太陽能板里面輸送出來。
“老板,我們已經完成了碳纖維的大規模生產工藝設計,是不是可以進行量產準備?”材料研究所的副所長溫渡是負責技術應用轉化方面的。
“你將設計規劃書給我,我去安排。”黃豪杰想了想吩咐道。
溫渡連忙去將碳纖維的量產規劃書拿過來。
黃豪杰接過這個規劃書之后,便召集了中子星材料公司的總裁杜微,又讓星球集團的龐大義、雷神集團的方勝杰、澎湃集團的溫維平進行視頻會議。
“咳咳,可以聽清楚嗎?”黃豪杰拍了拍話筒。
“可以!”
“沒有問題。”
“正常。”
“那我就開門見山了,今天開這個會議主要是材料研究所的碳纖維已經可以大規模量產了,接下來中子星公司會大規模量產碳纖維材料。”黃豪杰說完便將規劃書遞給一旁的杜微。
“而召集你們過來的原因非常簡單,材料有了就要進行大規模應用,碳纖維可以用于風輪、電動車車身和零部件、電動汽車零部件、建筑材料。”
溫維平等人一聽頓時知道了碳纖維對于他們產品的用處。
碳纖維作為汽車材料,最大的優點是質量輕、強度大,重量僅相當于鋼材的20%到30%,硬度卻是鋼材的10倍以上。
所以汽車制造采用碳纖維材料可以使汽車的輕量化,取得突破性進展,并帶來節省能源的社會效益。
世界上風力發電機組的發電機額定功率越來越大,與其相適應的風機葉片尺寸也越來越大。
為了減少葉片的變形,在主乘力件如軸承和葉片的某些部位采用碳纖維來補充其剛度。
碳纖維除了用于航空航天領域、國防領域和體育用品外,汽車構件、風力發電葉片、建筑加固材料、增強塑料、鉆井平臺等碳纖維新市場也被正在運用。
此外還運用在壓力容器、醫療器械、海洋開發、新能源等領域。
可以說應用非常的廣泛,特別是銀河科技現在旗下的各個公司,幾乎都可以用到,星球集團現在正在給豐都集團建設的垂直農業大樓,就可以使用碳纖維來延長使用壽命。
安排了各個公司去準備好碳纖維應用。
至于其他材料盡管可以制備出來,但是實際應用仍然有非常多的問題,需要銀河科技去解決和完善。
黃豪杰便準備明天的5納米芯片生產線的發布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