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七月份,黃豪杰都在各個研究所忙碌著。
與此同時。
星圖公司的超算芯片終于初步設計完成。
杜微和張汝京正在芯片生產車間。
“杜微,你們設計的超算芯片,運算速度達到多少?”張汝京有些好奇的問道。
“單塊6萬億次每秒?”
“這么高?”
“張博士,難道你忘了常溫超導體的加成作用?”
“喔,是我糊涂了。”張汝京拍了拍自己腦袋。
“在常溫超導體的加成下,同樣的工藝和晶體管數量,超導芯片的運算速度提升了150倍左右。”
這個運算速度看來和目前市面上超算芯片相差不大,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就可以知道其中的可怕差距。
以國產的“申威?太湖之光”的心臟申威26010為例子。
申威26010是一款具有獨特性的處理器,它采用了片上融合的異構眾核體系結構,以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指令集和完整的配套軟件生態系統。
這種獨特的體系結構在25平方厘米的方寸之間集成了260個運算核心、數十億個晶體管,達到了3萬億次每秒的計算能力。
申威26010這個處理器集成了260個運算核心,峰值浮點運算速度和英特爾的至強KnightsLanding這個計算芯片大概一個級別。
不過請注意,這個處理器是260個核心,而英特爾的至強KnightsLanding是72個核心。
另外,英偉達的帕斯卡芯片的浮點運算能力都達到了5萬億次每秒。
無論是申威26010,還是英特爾的至強,或者英偉達的帕斯卡芯片,它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堆核心。
當然最近申威公司已經在著手設計新一代的超算芯片了。
而星圖公司設計的超算芯片是單核的,就是單核運算速度達到6萬億次每秒。
如果星圖公司也這樣做,搞一個什么72核,或者260核,那運算速度可以突破天際。
關鍵是既然單核可以做到,我為什么要搞多核?
“第一批芯片下生產線了,檢查結果馬上出來。”張汝京和杜微說道。
倆人來到封測封裝車間。
“如何?”杜微開口問道。
車間組長連忙拿著一份報告走過來。
“性能非常驚人,運算速度峰值達到6.3萬億次每秒,均值是6.1萬億次每秒,每秒每次的能耗同比下降167倍,另外沒有發現什么大缺陷。”
杜微看了看報告之后。
“看來豐都集團的超算可以開始搭建了,那就麻煩張博士,安排先生產1.7萬塊超算芯片出來。”
“交給我們吧!明天就將1.7萬塊超算芯片交給星河計算機公司。”張汝京笑著回道。
星河計算機公司,就是負責超算搭建制造的公司。
張汝京突然想起一件事。
“杜微你們打算給這個超算芯片起一個怎樣的名字?”
“星光1處理器。”
“星光1處理器?好的,我會讓封裝車間把名字印上去的。”
……
事實上,星河計算機公司早已經將超級計算機的框架搭好了。
他們根據星圖公司的超算芯片設計方案,將超級計算機的卡槽和其他設備準備好。
做到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星圖公司設計的超算芯片,被星河半導體制作出來。
那么他們就可以馬上將芯片插入卡槽之中,然后調整一下。
這臺為豐都集團專門設計的超級計算機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7月6日。
星河半導體將封測封裝好的1.7萬塊星光1處理器先,交給了星河計算機公司。
星河計算機公司帶著這一批星光1處理器,直接來到了豐都集團在汕美海城縣公平鎮的總部大樓。